CLOUDBUY

Cloud Storage Purchase

Sony Xperia 1 VI 完整評測

Posted by:

|

On:

|

,

前言

新一代Xperia 1 VI總算推出,這是這一系統的第六代。Sony這次做了許多令人意外的變更,放棄此系列一些原本的主打功能。為了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Sony整合了在競爭對手的產品上證明是成功的設計及功能。儘管有這些更改,Xperia 1 VI仍維持著Xperia 1系列核心識別度,繼續迎合需要創作類型或是重度使用類型的消費者們。

Xperia 1 VI將原本超長的21:9 4K螢幕比例換成19.5:9的FHD+及更省電的LTPO面板。我們認為4K螢幕解析度換成FHD+解析度並非什麼大的降級,因為過去幾代雖然都是4K解析度,但大部分都只拿來跑FHD解析度(4K用到的時機很罕見,只有某些特別的應用程式顯示特定內容才偶而用到)。我們反而認為這樣的改變是正面的,因為Sony表示這塊面板在其它方面是有所升級的,包括更亮的亮度,更好的HDR影片播放效果及更具省電優勢。

以下可先觀看Gsmarena網站這段手機的開箱影片(英文),底下會就影片提到的部分作詳細的分析

Xperia 1 VI的相機硬體規格大致上與上一代相同,但長焦鏡頭有稍微更長的焦距,雖然它仍然具備可變焦光學鏡頭,但與先前5.2倍光學變焦不同,這次Xperia 1 VI可達7.1倍光學變焦。

此外,Sony這次簡化相機使用體驗,將用戶需要的功能都整合在預設的照相應用程式中(包括相片及專業攝影模式),降低操作的複雜度。

以下為Sony Xperia 1 VI規格一覽:

  • 機身:長162.0 x 寬74.0 x 厚8.2 mm,重量192公克,正面玻璃(康寧Gorilla Glass Victus 2),背面玻璃(康寧Glass Victus),鋁合金邊框,IP65/IP68防塵防水(水面下1.5公尺防水30分鐘)
  • 螢幕:6.50″ LTPO OLED,10-bit(10億)色彩,120Hz更新率,HDR BT.2020,解析度1080×2340像素,長寬比19.5:9,畫素密度396 ppi
  • 晶片:高通SM8650-AB Snapdragon 8 Gen 3(4奈米):八核心(1+3+2+2架構,包括1核3.3 GHz Cortex-X4 & 3核3.2 GHz Cortex-A720 & 2核3.0GHz Cortex-A720 & 2核2.3 GHz Cortex-A520),顯示晶片Adreno 750
  • 記憶體:256GB 12GB RAM, 512GB 12GB RAM; UFS; microSDXC (uses shared SIM slot) 256GB 12GB RAM或512GB 12GB RAM,UFS規格,microSDXC(共用SIM卡槽)
  • 系統/軟體:Android 14,Xperia UI
  • 背鏡頭:
    • 廣角(主鏡頭):4800萬畫素,光圈f/1.9,焦距24mm,元件尺寸1/1.35″,像素尺寸1.12µm,雙像素PDAF,OIS
    • 望遠鏡頭:1200萬畫素,光圈f/2.3,焦距85mm,f/3.5,焦距170mm,元件尺寸1/3.5″,PDAF,支援3.5倍至7.2倍連續光學變焦,OIS,可使用120mm焦段做4cm微距拍攝
    • 超廣角鏡頭:1200萬畫素,光圈f/2.2,焦距16mm,元件尺寸1/2.5″,雙像素PDAF
  • 前鏡頭:1200萬畫素,光圈f/2.0,焦距24mm(廣角),元件尺寸1/2.9″,像素尺寸1.25µm
  • 錄影:
    • 後鏡頭:4K@24/25/30/60/120fps HDR、1080p@30/60/120fps,支援5軸數位防手震、OIS
    • 前鏡頭:4K@30/60fps、1080p@30/60fps,支援5軸數位防手震
  • 電池:5000 mAh,30W有線充電、PD3.0、可在30分鐘充至50%電量(官方數據)。無線充電,反向無線充電
  • 連線:5G、eSIM、雙SIM、Wi-Fi 7、藍牙5.3、aptX HD、aptX Adaptive、NFC、3.5mm耳機孔
  • 其它:指紋辨識(機身側邊),立體聲喇叭,支援原生Sony Alpha相機(Creator應用程式)

音訊功能部分,Xperia 1 VI的3.5mm耳機使用新的電路設計,此外喇叭應該可以比過去提供更大的音量及更清晰的音質。

性能部分,Xperia 1 VI採用高通最新款Snapdragon 8 Gen 3晶片,加上Sony自身的軟體優化調校。其系統提供了FPS最佳化,可以遊戲進行,在幀率、影像品質及功耗取得最佳的平衡。

這款手機還有很多可以探討的地方,在接下來的篇幅會為大家詳細的分析並看看Sony是否在遊戲方面取得更讚的體驗,但在正式進入本篇評測前,先來看看它包裝內容。

它的外盒包裝採用回收材質,裡面的內容物除了手機外就沒了,甚至也不附傳輸線/充電線。

若你要以支援的充電標準為Xperia VI充電,你可以購買Sony的30W PD規格的充電器或相容標準的第三方充電器。

設計、做工、手感

如果不考慮Xperia 1 VI較寬的機身寬度,它外觀設計是與上一代Xperia 1 V相同。

這款手機的背面及側邊具有我們非常喜歡的獨特紋理設計。它可能不是那華麗或引人注目,但它絕對是一種在任何環境或使用場合都有意義的。

Xperia 1 VI使用目前市場上一些最高等級的材料,例如正面採用康寧Gorilla Glass Victus 2保護玻璃,背面為標準款Gorilla Glass Victus保護玻璃,以及鋁合金的邊框。整支手機支援IP65/IP68防塵防水,但最棒的是其整個背面及側邊採用具紋理的表面。

此背蓋霧面的材質,覆蓋著獨特的防滑紋理,這些具觸感的小圓點紋理,形成好似數以千計的小圓球以幾乎看不見的紋理散佈開來,讓人聯想到藥丸的塑鋁泡罩那種包裝紋理,也像是Sony的Alpha ZV-E10相機上的握把處。此設計提供不可思議的防滑度及抓握度,而且還完全杜絕指紋污的髒染。

邊框則使用細微的紋理條,同樣也提供足夠的防滑度。由於這代Xperia機身寬度比前一代更寬,因此更需要一個能提升抓握度的紋理設計。

這樣的紋理設計存在一個爭議,與玻璃帶來的高貴質感不同,這裡的質感很像塑膠,無論如何,Sony選擇了實用目的大於好看目的。

Xperia 1 VI的顏色選項有黑、銀、及卡其綠,本篇評測的版本為黑色。

所有的按鈕全位於機身右側,由上而下依序為音量鍵、電源鍵,這兩顆按鍵的位置安排符合人體工學,可以讓你的手指很輕鬆的接觸到。然後,整合指紋辨識功能的電源按鍵位於一個有點凹陷的槽中,很難按下,觸感柔軟且沒提供任何反饋力道。

指紋辨識表現部分出色-辨識速度快,可靠且反應快速。你可以辨識功能設定為always-on(手指輕放其它不須按壓)或者是須要按壓來進行解鎖。然而,我們覺得若能加入屏幕下方指紋辨識功能選項更好,讓手指可在屏幕上解鎖後直接就可接著操作手機。

新的120Hz LTPO OLED 面板

螢幕規格部分,Sony配置更具現代化的LTPO OLED面板,能夠支援可變式的更新率(1至120Hz),而且螢幕比例更改為更常見的19.5:9,而不是前幾代的21:9了。因此Xperia 1 VI變得較寬。

Sony將Xperia 1 VI的螢幕解析度4K減低到FHD+。我們覺得這個改變是好的,因為原本在6.5吋的螢幕用上4K解析的實用度並不高,另一方面,此次較低的螢幕解析度對電池的續航力有幫助。

螢幕四周的邊框也採用不同於業界的設計;下巴和額頭的厚度較厚,前鏡頭的挖孔及所有感測器都做在上方額頭的邊框面板上,不像市面上大部分的品牌手機是在螢幕上預留前鏡頭的挖孔。此外,立體聲喇叭的開孔位置都朝向用戶的正前方,對於將手機橫拿時,比較不容易擋位喇喇叭的發聲。

其它值得一提的功能還有支援10-bit色彩深度、遊戲進行時支援240Hz觸控取樣率、以及具AI能力的演算法在某些使用情境下可以協助對比、顏色和清晰度的表現。此外還有新Sunlight Vision,雖然它不是獨立的顯示模式,與上一代Xperia 1 V相比,可以明顯的改善手機在戶外強光下的可讀性(此功能名稱為「Sunlight」),讓你在太陽光底下觀看影片時,讓高對比場景中的亮部區域及陰影區域的影像細節可讓你看得更清楚。

有意思的是,YouTube應用程式支援HDR10播放,但Netflix不行。Widevine L1認證適用於 Netflix和Amazon Prime Video中的高品質串流播放,但不支援HDR。不過這有可能本篇文章發表時,Xperia 1 VI的軟體版本所致。

然後,我們懷疑「Sunlight」功能的啟動與否除了依賴環境光感測器的偵測外,它還會調整色調曲線以獲得更好的可見度。

由於這款螢幕為Sony BRAVIA品牌等級,Sony展示了當把Xperia 1 V放在一台大尺寸BRAVIA OLED電視旁比較時,它的螢幕看起來與BRAVIA OLED電視無異,其調校與BRAVIA OLED電視一樣。

螢幕亮度方面,Xperia 1 V比上代有更大的改進,在手動亮度模式下,我們測得792尼特,在自動亮度模式則測得1310尼特,整整多了30%。

需注意的是,上述數值是在導演模式(Creator mode)下進行,預設的標準模式的亮度會稍微暗一些,但差異在眼睛看起來不太容易辨識出來。此外,導演模式還會提升更準確的顏色再現。

螢幕更新率控制

雖然Sony表示手機可以有更細膩的螢幕更新率控制,但我們並無法讓其低到1Hz。當螢幕閒置時,它顯示為15Hz,我們無法再獲得比這此更低的數值(即使螢幕在最大亮度的狀態下)。LTPO面板通常在螢幕亮度足夠亮時,螢幕更新率可降至1Hz,或通常維持在10-15Hz。

任何狀況之下,在我們所使用的所有應用程式中,系統都可以很快的針對內容改變將調整螢幕更新率調高至120Hz。不過,播放YouTube影片會觸發半適當的更新率,例如24fps會以48Hz顯示,30fps則是以60Hz顯示,60fps則可達60Hz。在預設的Google相簿播放當中的影片時,不論影片的幀率是多少,螢幕更新率一律都降至60Hz。

電池續航力

Xperia 1 VI的電池容量與上一代都是5000 may,但新一代的晶片(Snapdragon 8 Gen 3)及更省電的1080p+ LTPO OLED螢幕在續航力上會有很大的不同。結果顯示Xperia 1 VI的電池續航力比上一代長很多,也讓競爭對手相形失色。

實測的結果顯示,其Active Use分數獲得17小時27分,而且整理此篇評測文時,這樣的成績讓Xperia 1 VI在這一系列的電池續航力排名第二。在網頁瀏覽及影片播放這二個項目,它也測出非常亮眼的表現。

下面這張圖表是gsmarena網站針對各款手機的電池續航力測試資料,你可以按此前往gsmarena網站這頁進行檢視,在進入gsmarena該頁面圖表區塊中,可以進一步依自己實際會如何使用手機的習慣,調整綠色的「CALLS-代表通話」、粉紅色的「WEB-代表網頁瀏覽」、黃色的「VIDEO-代表影片播放」、淺藍色的「GAME-代表執行遊戲」,續航力的數值會隨著你的調整而有對應的變動,蠻有趣及實用,可以自己玩玩看,也可再加入更多手機比較。

對於一款被譽為以多媒體為中心的裝置的手機來說,在以上這些使用場景中可提供較長的續航時間是有意義的。對於網頁瀏覽及影片播放這二個項目的續航力有如此優異的表現我們給予肯定而且很樂見這樣的結果。遊戲方面測試獲得的續航力表現稍微高於平均一些,而連續通話時間的表現則與其它裝置接近。

充電速度

盒子內並沒有附充電線,因此你必須自己原本就有,否則就需額外購買。透過Power Delivery 3.0協定,Xperia 1 VI支援30W充電,以下的充電測試是我們拿Sony官方的30W進行的。

測試的結果既不足以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沒有什麼讓人驚奇的。Sony的手機在充電速度過去給人的印象總是比慢的,而這次Xperia 1 VI也不例外。雖然充電能力沒有改變,但與舊一代Xperia 1 V相比,Xperia 1 VI在完全充飽充所花費的時間還是有快一些。它完全充飽花了90分鐘(電量從0%開始),充電30分鏡可達50%電量。

由於「Battery Care」電池照護功能採用新的充電演算法,Sony表示Xperia 1 VI電池壽命耗損會非常慢,在經過四年的使用後,電池健康度會顯示最小幅度的減少。此外,它還提供充電上限設定,讓手機可以避免過充或是限定充至80%或90%電量就停止續續充電。

喇叭表現

Xperia 1 VI的喇叭設置維持與前一代相同,都是面向使用者的配置,Sony並表示Xperia 1 VI會有更好的音質及更大的音量。這組喇叭看起來非常平衡,並提供杜比全景聲調諧以及各種調諧模式。

在gsmarena的測試中,Xperia 1 VI立體聲喇叭獲得更好的成績,得到「很好」的整體表現,而且LUFS測得-24.3。

喇叭的音量不僅大聲而已,音質也很棒,即使開到最大聲也如此。就主觀而言,Xperia 1 VI的喇叭是我們所聽過的手機喇叭中表現最好當中一款。在高音量下,人聲和高音皆清晰,沒有任何明顯的失真,而低音恰到好處-在需要飽滿的低音時可以即時供給,並且不會蓋過人聲。這喇叭非常平衡,讓你可以大聲欣賞音樂和影片。

要注意的是,關閉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調諧對音質影響不大,但對音量有很大影響。

底下這張圖是Xperia 1 V的喇叭在LUFS及響應頻率的測試,請點擊此連結,前往Gsmarena網站並戴上你的耳機試聽示範音樂比較,連過去後捲到頁面最下方,然後可以再點擊「Song 1、Song 2、Song 3至Song 7」實際聆聽經由它喇叭/揚聲器播放的音樂。該頁面還可以試聽不同款的手機,方法是點擊「+Add to comparison」加入更多手機(方式:由下拉式選單挑選手機,挑選的手機載入清單後,就可以看到它們各自LUFS顏色曲線,可點取播放示範音樂,或者讓音樂自動從Song1播到Song7,過程中你可以隨時點選下方的手機以即時試聽同一首曲子不同手機播放的音色)。

軟體和性能表現

Android 14與Xperia UI

Xperia 1 VI預設搭載Android 14作業系統及Sony自家Xperia UI。Xperia UI一向極簡約,接近原生Android介面,不會有太深層的變動。Sony表示可獲得三年的重大軟體升級及四年的安全更新。

當然,與原生Android相比,你還是可以看到許多介面更動的地方,但Sony主要是針對功能上的加強,不至於加入太多使用者用不太到的更改。

與上一代Android 13為基礎的介面相比,Xperia 1 VI軟體介面看起來幾乎一樣。我們注意到下拉通知選單的功能快速設定選單有不同。如下圖所示,現在改成一個個的正方圓角型,而不是以前長條圓角型。這個新的UI設計可以一次同時顯示更多項目。

鎖定畫面與原生Android一樣,最左側的畫面是顯示Google feed,如果你不需要它,可以到設定中將其關閉。下拉通知中心/快速設定選單區的功能也都與Google原生的一樣,此外,檢視訊息通知記錄、聊天泡泡捷徑也都還在。

透過桌佈和風格選單,你可以高度自訂系統的視覺。另外,桌布有提供即時特效呈現的選項,例如有些動態桌布還會配合手機充電時實時的顯示特效。你還可以透過與桌布色調一致的色彩調色板進行相關外觀調整,或是更改佈景主題的圖示-系統圖示色彩會與調色板上的選擇匹配

「Multi-window」不是新的功能,不過這裡我們還是稍微提一下,它主要為提供分割畫面模式,你可以透過導覽列上的程式切換鈕(又稱「總覽按鈕」,也就是檢視近期開啟的程式那顆按鈕)或主畫面上專屬的「視窗管理員」捷徑來啟用此模式,接著你看到上下兩列可滑動的目前開啟的程式捲動畫面,接著分別再為上半部和下半部視窗選擇要載入的程式就可以進行分割檢視了。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分割視窗最右邊的面板有提供讓你換成其它應用程式的功能,而非從背景中挑選正在運行中的程式。

「Side Sense(側邊感應)」是Sony另一個內建功能。點一下這個位於螢幕邊緣的側邊條時,就會開啟一個應用程式和功能的選單,此選單上面的項目大部份可以讓你自訂。上述應用程式分割畫面兩兩配對的捷徑也可自訂後放在此,但在此只能放置兩組,不像在程式切換視窗那裡是可以放置三組配對好的。此選單還加入可以用來控制Sony耳機應用程式的小工具,對於有在使用耳機的用戶很方便。

對於有時也想玩遊戲的重度使用者來說,手機內建Sony的「遊戲增強器」主要有二個介面設計邏輯,一個是將手機內所有遊戲集中管理(遊戲應用程式將不會出現在所有應用程式選單,而是全部納入「我的遊戲」捷徑圖示裡),第二個是遊戲進行中可以作為隨時載入的浮動圖示。當中遊戲模式效能優先、平衡、電池電量優先、或自訂模式。H.S. power control(H.S.是Heat Suppression的縮寫,中文為熱抑制)若有打開,當你玩遊戲同時對手機充電時,會繞過對電池的充電,直接對手機供給運作遊戲僅需的電力,這可避免不必要的溫度上升。

性能配置(或稱遊戲模式)可以針對各別遊戲設定螢幕更新率,或是不管遊戲有沒有支援120Hz,你可以在此將更新率全部鎖定在120Hz(若遊戲沒有支援到高更新率,它仍會以60fps顯示遊戲畫面)。除此之外還有觸控回應速度、觸控追蹤精準度可以進行調整。

遊戲增強器有240Hz這個設定選項,它會在每個120Hz影格之間插入一個黑色影格。藉此可減少畫面的模糊,Sony建議在執行有支援120fps的遊戲時要開啟這個選項。

H.S. power control(H.S.是Heat Suppression的縮寫,中文為熱抑制)有打開時,當你玩遊戲同時對手機充電時,電源會繞過電池直接對手機供給運作遊戲需要的電力,以避免不必要的溫度上升。

就日常效能而言,我們覺得Xperia UI運作非常流暢,實際使用時並沒有遇到任何卡頓或延遲感,操作起來敏捷且反應靈敏。在某些使用場景中,觸控震動與介面的互動配合恰到好處。

性能基準跑分

做為一款旗艦手機,Xperia 1 VI採用高通Snapdragon 8 Gen 3晶片。當中有一顆Cortex-X4核心(時脈3.3 GHz),三顆Cortex-A720核心(時脈3.15 GHz),二顆Cortex-A72(時脈2.96 GHz),加上二顆Cortex-A520核心(時脈2.26 GHz)。顯示晶片為Adreno 750。

Xperia 1 VI提供12GB/256GB和12GB/512GB兩種版本,仍有支援microSD。此外,根據gsmarena的觀察,Xperia 1 VI儲存記憶體規格可能為UFS 3.1,但由於Sony沒有公布這項資訊,所以我們無法確定便是。

AnTuTu 10

不幸的是,即使在短暫爆發性的基準測試中,Xperia 1 VI性能似乎也難跟上競爭對手的腳步。這台手機無法完全發揮Snapdragon 8 Gen 3的硬體運算力,在我們所有的基準測試軟體中獲得的分數都不佳,只嬴過上一代的Xperia 1 V及原本表現就一直不行的Google Pixel 8 Pro(採用Tensor G3晶片)。即使是Dimensity 9300晶片(如vivo X100 Pro就搭載Dimensity 9300晶片),在某些測試項目甚至都還比Snapdragon 8 Gen 3好。

負載表現

去年的Xperia 1 V的CPU及GPU在負載壓力的測試表現並沒有說特別好,今年的Xperia 1 V表現同樣也是沒有多大進步。雖然在持續性能表現在一些改善,但還不足以到很好的程度。

在CPU壓力測試的五分鐘內,高通的Snapdragon 8 Gen 3就明顯溫控降頻,在接下來整個測試中就沒有辦法恢復正常該有的水準。至於GPU的測試也好不到哪裡去。

還好機身外殻沒有明顯的發熱,只有邊框手握起來感覺較不舒服。

相機系統、白天拍照表現

擴增的變焦範圍和新的相機應用程式

Sony Xperia 1 VI背部為三顆鏡頭設置,與Xperia 1 V類似,都由一顆廣角主鏡頭,配上一顆超廣角鏡頭及支援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其前鏡頭規格與前代相同。今年相機規格的亮點是Xperia 1 VI的長焦鏡頭有更長的焦距,其連續光學變焦支援3.5x(85mm)~7.1x(170mm)。相較之下,去年Xperia 1 V則是3.5x~5.2x(110mm)。

長焦鏡頭還支援長焦微距功能,可固定在120mm並提供2x微距放大倍率,最短對焦距離為4公分(可同時搭配峰值對焦進行手動對焦)。

與前一代相同,Xperia 1 VI超廣角鏡頭也支援自動對焦,但這一次它還支援自己的自動微距模式-只要距離被攝物體夠近(最短距離可達20公分),它就會切換到微距模式,裁切照片影像中央區域,讓你獲得更距離,四個角落不會有桶狀扭曲的照片。

Xperia 1 VI四顆鏡頭似乎採用與去年Xperia 1 V相同的影像元件,包括用於主鏡頭的具有2層電晶體畫素技術的出色的堆疊式CMOS感測器。

Sony通常不去評論他們家的手機所使用的相機感測器型號,不過以下gsmarena還是幫大家撈出這款手機各鏡頭配置的元件型號及一些功能。

  • 廣角(主鏡頭):5200萬(有效畫素為4800萬),Sony IMX 888(1/1.35″、1.12µm),f/1.9,24mm,OIS,4K@120fps
  • 超廣角:1200萬,Sony IMX 563(1/2.55″、1.4µm),f/2.2,16mm,雙像素PDAF,4K@120fps
  • 長焦鏡:1200萬,Sony IMX 650(1/3.5″、1.0µm),f/2.0,3.5x-7.1x,85-170mm(F/2.3-3.5)PDAF,OIS,4K@120fps
  • 前鋅頭:1200萬,Sony IMX 663(1/2.9″, 1.0µm),f/2.0, 20mm,固定焦距,4K@60fps

值得注意的是,與Xperia 1 V一樣,Xperia 1 VI也沒採用飛時測距及電射輔助對焦器,而是依賴AI創建景深資訊。

Sony表示他們還透過AI進行白平衡及曝光的調整,以及這個「人像姿勢預測(Human pose estimation)」有趣的功能,在你拍攝人像時,協助鏡頭更精準的對焦被拍人物的臉部及眼睛區域。

此外,由於軟體的提升,Xperia 1 VI應該能為相片和影片提供更佳的HDR效果,這也包括在你按壓快門鍵前,在觀景窗所看到的影像預覽。

實體拍照快門鍵的設計與去年的Xperia 1 V一樣好。

大改款的相機程式

相機程式是另一個Xperia 1 VI較大改變的地方。與先前不同使用情境要使用不同照相程式的設計不同,今年在這部分改成全部都由一支照相照相程式負責。

.經過大幅修改的新的照相程式現在看起來較接近其它手機的相機程式了。用起來更直覺,而且我們確定對於一般用戶來說會有很不錯的使用者體驗。

另一個新功能是它提供4800萬畫素模式。此外,超廣角鏡頭還加入了自動近拍模式。

去年加入的「Night View(或稱夜景)」模式這裡還是有。你可以設定「自動」或「關閉」,如果你在光線暗的環境下拍照,當觀景窗的捷徑功能顏色從白色變成橘黃色時,代表夜拍模式被觸發了。然後我們注意到,與去年Xperia 1 V的主鏡頭的夜景模式拍攝速度相比,今年Xperia 1 VI的速度明顯更快。

另一個與去年相同的功能是「Product Showcase(產品展示)」這個模式,此功能承自Alpha而來,主要提供給線上賣商品的直播主使用,它可以讓鏡頭將焦點自動對焦在你手上握持的產品上多一些,而不是你的臉部區域為重點。配合機背一顆麥克風,能做到在嘈雜的環境下優先對人聲收音,讓直播主在鏡前說話的聲音可清晰地被錄下來。

整體而言,新款相機程式感覺比之前快很多。

如同前述,現在在觀景窗看到的影像已經能有HDR效果的預覽了,所以可以讓照片成像結果會是怎樣子有更好的事前渲染,不必像之前Xperia 1 V需等到拍好照片後再到相簿觀看照片才能看到HDR的效果。

之前的「Photo Pro(專業拍照)」、「Cinema Pro」、「Video Pro(專業錄影)」在這次Xperia 1 VI上都不見了,但其照相程式有保「Photo Pro(專業拍照)」模式內建在裡面,但其它兩個模式就沒納進來。不過據說Sony會在2024秋季於Android 15推出時,將「Video Pro(專業錄影)」加回來。

照相程式裡的「Photo Pro」模式可以看到之前獨立的「Photo Pro」應用程式內建的進階功能例如P(程式)/S(快門先決)/M(手動)模式讓你可以像使用專業相機一樣拍攝理想的影像。
觀景窗另一側有「更多」按鈕、Google Lens捷徑、進入設定選單的「選單」按鈕、以及可讓你在基本模式和其它模式間切換(如程式自動/快門速度優先/手動曝光)的按鈕。

功能豐富的設定選單模仿了Sony Alpha相機一貫的美學。

白天拍照表現

主鏡頭

主鏡頭拍得的照片是由4800萬畫素元件補捉經過像素合併為1200萬畫素而來。照片擁有充足的細節,看不到雜訊。以下這組照片可以看到其白平衡調整得恰到好處,而且色彩精準。Sony成熟的影像處理調校功能在此讓人讚賞,所有一切渲染的如此自然,尤其在精細、複雜的細節部分處理更是如此。

動態範圍部分,Xperia 1 VI表現很不錯,我們發現一個改進的地方是,Xperia 1 V的動態範圍處理讓亮部區域保有更多細節,事實上比Xperia 1 V好很多。此外,在相片的曝光直方圖中,可以看到Xperia 1 V和Xperia 1 VI的差異明顯。

色調渲染部分,Xperia 1 VI新的演算導致雖然導致亮部區域的細節部分表現受影響(去年Xperia 1 V沒有這種情況),但我們仍然偏好今年Xperia 1 VI這樣的處理方式。

另外一個Xperia 1 V和Xperia 1 VI在相片處理方面不同的地方是,Xperia 1 VI的銳利度會稍微強一些,但還不至於太超過。

完整的4800萬畫素模式

我們也用新的4800萬畫素模式拍了六張照片。這些照片的大小大約是1200萬畫素的三倍,但使用此模式的成像表現非常值得你使用它(以下照片已經過壓縮,欲檢視原始大小照片,請造訪原文網站第五頁)。

4800萬畫素的照片有讓人驚嘆的自然細節呈現,尤其在草地及樹葉區域。整體的色彩表現平衡,而且看不到銳利度過高或雜訊問題。

2x變焦,主鏡頭

理論上,4800萬畫素主鏡頭感測元件可以處理出影像很不錯的2x數位變焦照片,但去年的Xperia 1 V的2x變焦似乎是取自已經經過合併畫素的1200萬畫素影像,然後經過裁切放大而來,表現並不太佳。

但今年的Xperia 1 VI的2x變焦照片表現比去年Xperia 1 V的很好很多。

超廣角鏡頭

Sony對於超廣角鏡頭的成像品質也有所優化,從葉子區域到建築物及車子,所有現在看起來變得更自然並接近實際的顏色。畫質部分保留了豐富的細節,銳利度表現出色,雜訊抑制控制得很好。白平衡及色彩呈現都可以保持一致的準確。

Xperia 1 VI的超廣角鏡頭規格與去年的Xperia 1 V相同,都是1200萬畫素、像素尺寸1.4µm,所以兩款手機超廣角鏡頭拍出照片看起來幾乎相同也就不足為奇了。事實上,如同在主鏡頭比較時看到的那樣,在此兩支手機超廣角照片唯一的差別在於,Xperia 1 VI在亮部區域(例如天空)的亮度不再受到壓抑,而是顯現該有的明亮。然後,這樣的處理導致亮部區域的細節表現受到部分影響(去年Xperia 1 V沒有這種情況),但我們仍然偏好今年Xperia 1 VI這樣的處理方式。

連續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

在觀景窗上有3.5x及7.1x兩個變焦圖示,但你可以使用的焦段可介於它們之間的任何焦段。光學變焦始於3.5x,此時光圈為f/2.3,然後此於7.1x,此時光圈為f/3.5。你可以再往上做出超過7.1x的變焦,例如直接進行10x變焦,但是任何超過7.1x的焦段都是數位變焦就是了。

接著我們先來看3.5x的照片。在光線不錯的條件下,3.5x焦段拍出的照片相當出色-動態範圍棒、色彩準確、而且雜訊控制在最小的狀態,對比也很好。

亮部區域的表現再一次比Xperia 1 V的好而且明亮,至於整體影像品質和渲染表現則與Xperia 1 V相同。

從3.5x焦段每往上升一個焦段所拍出的照片都會讓照片的細節和銳利度下降一些。接下來看5.2x的焦段照片,此焦段是去年的Xperia 1 V最大光學變焦焦段。

從以下這組照片來看,色彩、動態範圍、對比及渲染的表現與3.5x焦段拍出的相當,但畫質細節及銳利度有稍微減損些。

以下這組照片是Xperia 1 VI和Xperia 1 V在5.2x焦段的照片比較。

去年我們希望Xperia 1 V能有比5.2x更長的焦距可以,這個願望在今年Xperia 1 VI實現,它提供了7.1x焦段,很棒,其影像畫質也相當好-就白天這樣的場景來看。

微距拍攝

Xperia 1 VI還有新的長焦微距模式,此模式使用長焦鏡頭的120mm焦段,並且可以拍攝近到4公分距離的照片。360mm焦段可以做進一步的數位變焦。使用長焦微模式時,相機透過峰值對焦進行手動對焦,所以理想狀態下你需要使用三腳架,然後對焦靜態物體拍照才能獲得出色的長焦微距照片。

超廣角鏡頭也有新的微距模式,一旦你距離拍攝的物體夠近,它就會馬上切換到此模式。

散景模式

在其它手機上的人像模式,在Xperia 1 VI稱為「散景模式」。此模式在景深、主體與背景的分離處理效果很棒。被拍攝主體本身的曝光表現也很好,而且色調也讚。如果你在一個光線明暗區別很顯的場景下拍攝,亮部區域所捕獲到細節可能會比較少,因為HDR演算法在此類照片的調校力道似乎比較輕。

前鏡頭

最後來看前鏡頭表現,它拍出的1200萬畫素照片算是一流的,保留豐富的細節與很棒的銳利度,色彩準確,動態範圍也廣。畫質渲染相當自然,而被拍攝的人物亦獲得正確的曝光。有時候HDR會介入拍攝,將背景部分遺失的細節再恢復一些。

低光源拍攝

主鏡頭

Xperia 1 VI主鏡頭在低光源拍攝表現相當好,保有豐富的細節,是我們所看過的手機中擁有最好影像銳利度的其中一款,雜訊也抑制得非常低。色彩飽和度很棒,而且動態範圍在Sony的調校下表現得也很好。

去年(2023年)Xperia新增了「Night View(夜間拍攝)」模式時,那時就有看到其在低光源環境拍攝表現就有明顯的進步。今年的Xperia 1 VI主鏡頭由於主鏡頭基本上與去年相同,而且在軟體演算也大致不變,因此表現基本上與去年也就相當,沒有什麼讓人驚喜的改善,就是與去年Xperia 1 V的一樣。Xperia 1 VI「Night View(夜間拍攝)」模式的功能類似加強型HDR,為亮部區域提供更好的渲染,但對原本就陰暗區域的畫質提升有限(有些用戶反而會喜歡暗部區域的亮部獲得提升)。

不過有一點讓我們讚賞的是,觀景窗可以即時預覽HDR效果,而且比之前有更好的呈現,讓用戶對於照片套用HDR會是怎樣的效果事先能有更好預覽。此外,使用主鏡頭拍攝夜間照片的處理速度現在也變快很多。

超廣角鏡頭

Xperia 1 VI超廣角鏡頭在低光源環境拍出的照片看起來很棒-擁有不錯的曝光、很好的畫質細節、足夠的銳利度以及夠寬廣的動態範圍。色彩飽和度也很棒。

下面這組照片是Xperia 1 VI和Xperia 1 V超廣角鏡頭夜間拍攝的比較,它們看起來似乎有著相同表現的細節、對比、色彩及動態範圍。

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在3.5x焦段的夜拍表現很好。照片獲得足夠細節與良好曝光、色彩飽和度出色,整體動態範圍很好。雜訊抑制的力道溫和-因此畫質及銳利度都保有一定程度,而且不會有明顯或太突兀的雜訊。

接著將焦段拉到比3.5x遠之後,影像畫質快速降低。此外,手拿著手機要拍出銳利度夠的照片也變得難了起來,因為此時手機需要兩倍的時間進行防手震處理。不過Sony表示之後會透過軟體升級改善這個情況。

以下這組照片是長焦鏡頭5.2x焦段拍出,雖然看起來有一些雜訊,亮度也變暗一些,但成像品質仍然算可以,不過與競爭對手相比則是略遜一些。

進一步將焦段拉更遠到7.1x時(這是長焦鏡頭可以拍攝的最遠焦段),小光圈及長焦距使我們透過手拿手機要拍出銳利度夠及曝光良好的照片變得更加困難,因此我們寧願改採較短的焦段來拍攝。

錄影表現

去年Xperia 1 V錄影最高支援4K@120fps。在今年的Xperia 1 VI,你不用再在不同的應用程式之間切換(如Video Pro或Cinema Pro),而是使用新的整合在一處的程式即可使用所有的解析度及模式。

不過,這個新的拍攝程式也因此少了許多與錄影相關的功能,好在Sony承諾之後會加入專業等級的錄影模式-推出時間約落在2024年秋天隨著Android 15推出時。

「Intelligent Wind Reduction(減少風噪音的功能)」可以即時將錄影當下環境的風切噪聲過濾掉。實際拍攝它確實發揮作用,所有我們拍攝的影片都有出色音訊品質,豐富而深沉的聲音。

Xperia 1 VI全部鏡頭的4K錄影的比特率都是56Mbps,音訊則是156kbps立體聲。

全部鏡頭都支援「SteadyShot」錄影防手震,此功能結合光學防震(程式視情況啟用)及數位防震。拍攝品質有「高品質」、「標準品質」、「關閉」三種選項,使用主鏡頭並選擇「高品質」拍出的影片真得很棒。至於長焦鏡頭的錄影表現還不差,但我們希望它可以更好。

以下崁入的九段影片是Xperia 1 VI錄製的,包括長焦鏡頭各個焦段、主鏡頭、超廣角鏡頭及前鏡頭,下面會有關於它們的影像評析。

主鏡頭

主鏡頭在白天環境的錄影表現非常好,雜訊控制得很低,色彩真實,動態範圍廣。

其影像品質幾乎與去年Xperia 1 V相同,雖然你可以看葉子區域有塗抹和隨機處理痕跡,但保存的細節足夠。基本上我們是喜歡Sony在相片和影片這樣的自然處理方式。

至於低光源環境下,主鏡頭4K的錄影表現有較去年改善,以下的照片比較可看出,今年Xperia 1 VI主鏡頭夜間拍攝獲得較好的影像詮釋,而且色彩飽和度也較高。整體的細節渲染還不錯,雜訊還可以忍受,但動態範圍仍然偏窄。這樣的夜間錄影拍攝算相當OK,但以這個級距的旗艦手機標準而言實在不算好。同級競爭對手反而在夜間錄影能提供更亮的曝光,而且較少損及亮部區域細節,並正還有較佳的影像詮釋。

現在要錄製4K@120fps高速影片的操作上變得直覺一些(因為不需要在不同的照相應用程式切換)。4K(3840x2160px)影片的用到全尺寸的影像元件,比例為16:9,要注意一點的是,如果你使用4K@120fps模式錄影,之後在手機和電腦上觀看影片時都會是慢動作效果,因此你真的有需要在使用此模式,否則記錄日常生活的影片使用標準模式就好。

超廣角鏡頭

超廣角鏡頭錄製出來的4K影片非常好-即使相片四個角落的細節亦非常充足,有很棒的雜訊抑制,而且明顯更寬廣的動態範圍。顏色表現也相當好。

鏡頭自然鮮明且平衡,在白天充足的光線條件下,Xperia 1 VI超廣角鏡頭的錄影絕對有旗艦機種的水準。

然後,在這種光線充足條件下,Xperia 1 VI超廣角錄製的影片影像品質幾乎與Xperia 1 V相同。

長焦鏡頭

與Xperia 1 V的長焦鏡頭的3.5x焦段相比,Xperia 1 VI的動態範圍總算有所改善,影片的影像表現自然,色彩準確鮮明。

但與Xperia 1 V相比​​,細節水平並沒有提高-保存的細節數量仍然只有還算可以程度,而且對比度不高,而對比度不高是我們對於Xperia 1 VI的長焦鏡頭在任何焦段拍攝所獲得畫面的主要抱怨。

焦段拉到5.2x,在銳利度及對比都會進一步降低。相較之下,去年的Xperia 1 V在5.2x似乎反而有較佳的表現。

到了7.1x焦段,影片連續鏡頭的細節及對比又再一次減損。此外,以這個焦段進行錄影的影片更容易產生晃動,所幸防手震穩定功能可以適時發揮作用。

前鏡頭

Xperia 1 VI前鏡頭錄製的4K影片表現非常出色,而且SteadyShot也有發揮穩定鏡頭晃動的作用。

前鏡頭錄影捕捉到的畫質足夠,銳利度也夠,渲染自然,色彩準確,對比度高,而且人物臉部的曝光總是良好。動態範圍如果可以再好一點的話就更好,不過目前這樣的表現也不錯了。

競品分析與總結

超優質旗艦這個區間的市場如同以往的熱鬧。中國手機製造商推出多款主打拍攝功能的旗艦,讓這個級距市場競爭更激烈。直到近幾年,Sony一直避開這樣的直接競爭,而是選擇專注於專業內容創作用戶,並為自己開闢獨特的利基市場。

然而隨著愈多重磅型智慧手機的推出,要成為一款深具獨特的產品變得愈來愈困難。現在市場上主打拍攝功能的手機一堆,除了一些比較具「異國情調」的手機,如vivo X100 Pro和Oppo Find X7 Ultra,另外就是拍攝功能也很強悍的就是小米14 Ultra、三星Galaxy S24 Ultra及iPhone 15 Pro Max,它們在全球各個國家都買得到,也是Sony旗艦手機會面對的競爭者。

在未促銷前的訂價,Xperia 1 VI算是最貴的一款之一,甚至比iPhone 15 Pro Max還貴,Xperia 1 VI的優勢是有超棒的電池續航力、更遠的長焦鏡頭、稍微再快的充電速度、以及更好的喇叭。iPhone 15 Pro Max雖然在這幾個方面輸Xperia 1 VI,但在相機拍攝品質、螢幕亮度、原始性能、溫控調頻表現及外觀質感嬴過Xperia 1 VI。

Galaxy S24 Ultra是另外一支值得你關注的入手選項,它售價目前比Xperia 1 VI,有更好的螢幕、晶片則與Xperia 1 VI相同,有S-Pen觸控筆,更長的軟體更新週期,拍照表現更棒(尤其是它的超廣角和長焦鏡頭表現)。與之相比,唯一會讓你選擇Xperia 1 VI的因素在於它有更長的電池續航力及攜帶的方便性;這兩款手機在尺才大小是不同的級距。

小米14 Ultra透過精心配置過的焦段設計,在相機方面的表現也是優於Xperia 1 VI。此外它的兩顆長焦鏡頭都支援長焦鏡頭自動對焦的微距模式(亦稱長焦微距模式)。Xperia 1 VI較好的喇叭表現和更長的續航力,這二點優勢可能不足以扭轉用戶捨棄小米14 Ultra而選擇Xperia 1 VI,但如果要較小巧的機型,那就是Xperia 1 VI莫屬。

總而言之,Xperia 1 VI是2014年最頂級的Xperia手機,其標準的螢幕比例、使用較低的螢幕解析度以及採用LTPO OLED面板,這些改良在我們評測時皆佔了很大的評鑑因素。新款螢幕可能是讓這支手機能有無人能比的電池續航力的原因。此外,我們也喜歡它大音量和經過優化調校過喇叭表現,讓這款手機成了一支究極的多媒體裝置。

然而,長焦鏡頭各個焦段的錄影畫質不怎麼樣、充電速度也還好、以及對the Snapdragon 8 Gen 3晶片調校後的性能表現普通,讓我們無法對這款手機給予出色的分數,尤其再加上其上市的價格考量時。

然後,如果你是個攝影迷,你會喜歡它很可以的硬體配置加上出色的電池續航力,以及在拍照功能上提供的多樣專業導向的拍攝模式及設定(未來也會提供更多專業的攝影功能),後續添加的軟體功能是否能對銷售量有所助益就看之後的市場反應。

Xperia 1 VI優點整理

  • 實用且舒適的設計。
  • 省電的120Hz LTPO OLED螢幕,常見的螢幕比例
  • 整合性的照相程式,不再不同功能的拍攝要使用不同的照相程式
  • 獨特的專業導向的拍攝功能
  • 最大程度的長焦微距功能
  • 卓越的電池續航力
  • 很棒的立體聲喇叭
  • 支援microSD及3.5mm耳機孔


Xperia 1 VI缺點整理

  • 沒附充電器,也沒傳輸線
  • 充電速度落後業界
  • 晶片峰值及溫控調頻表現比預期低
  • 長焦鏡頭的錄影表現有待改善

參考 https://www.gsmarena.com/sony_xperia_1_vi-review-2699.php


文章分類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