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BUY

Cloud Storage Purchase

Sony Xperia 1 V 開箱評測

Posted by:

|

On:

|

,

簡介

現今有許多旗艦款手機可選,但只有一款適合用來休閒和專業拍照。這是一款有很高識別度和出色的防滑握度產品 它有識別度高外觀設計、出色的抓握力、保留實體快門鍵的頂尖相機、4K螢幕和前置式立體聲喇叭。它就是Sony Xperia 1,是此系列的第五代產品。

嚴格來說,Xperia 1 V算是Xperia 1 IV的小改款,有鑑於第四代的頂規配置,說第五代Xperia 1 V是四代的小改款就不足為奇了。但1 V帶來最新的Snapdragon 8 Gen 2、更好的冷卻系統並承諾更少的溫控調頻而且不再過熱。此外,改良的主鏡頭現在是一顆支援Multi-Aspect多重拍攝比例的5200萬畫素傳感器,而且加入更棒的夜間模式拍攝!

它的設計經過深思熟慮的改進,由以上的影片開頭介紹,你看得的是唯一一款值得獲得有著完美防滑設計評等的智慧型手機。Xperia 1 V有兩個Gorilla Glass Victus面板,後面的面板是磨砂具帶有小圓點顆粒質感以提供額外的抓握力。手機金屬中框也全部是脊狀及凹溝相間的設計,同樣大幅提升抓握防滑度,讓Xperia 1 V成為一款能兼具出色的握持體驗及高質感外觀的一款優質手機。

它仍維持4K OLED螢幕以及前置式立體聲喇叭-Xperia 1 V的放大器有再改良,可提供更豐富的音色。當然,能配合媒體的重低音或爆破等音效製造震動回饋的「智慧震動回饋功能」也還是有的。

相機方面,這次Xperia 1 V的主鏡頭傳感器升級,支援Multi-Aspect多重拍攝比例的5200萬畫素傳感器的有效畫素為4800萬,根據Sony表示,新的影像堆疊架構技術配合新的傳感器能讓Xperia 1 V的夜間拍攝媲美全片幅專業相機的品質,到底其雜訊抑制和動態範圍表現厲害到什麼程度,將在以下的拍照篇為大家實測。

Xperia 1 V其它相機鏡頭規格就與上一代相同-1200萬畫素長焦鏡頭(3.5x至5.2x連續光學變焦)、12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以及1200萬畫素前鏡頭(定焦鏡)。背部所有鏡頭都支援4K120fps錄影,前鏡頭則支援到4K60fps。關於它的規格一覽請參考以下清單:

  • 機身:長165.0mm x 寬71.0mm x 厚8.3mm,187公克,前面玻璃為Gorilla Glass Victus 2,背面玻璃(Gorilla Glass Victus),鋁合金中框,IP65/IP68 防塵/防水(水下1.5公尺30分鐘)。
  • 螢幕:6.50″ OLED,10-bit(10億)色彩,更新率120Hz,HDR BT.2020,解析度1644×3840像素,長寬比21:9,細膩度643 ppi,以1096 x 2560像素運行,特定用例除外。
  • 晶片:高通Snapdragon 8 Gen 2(4奈米):八核心(採1+2+2+3架構,包含1核3.2 GHz Cortex-X3 & 2核2.8 GHz Cortex-A715 & 2核2.8GHz Cortex-A710 & 3核2.0 GHz Cortex-A510),顯示晶片Adreno 740
  • 記憶體:256GB 12GB RAM或512GB 12GB RAM,UFS 4,0規格,microSDXC(共用SIM卡槽)。
  • 系統/軟體:Android 13,Xperia UI.
  • 背相機廣角(主鏡頭):5200萬畫素,光圈f/1.9,焦距24mm,元件尺寸1/1.35″,像素尺寸1.12µm,雙像素PDAF,光學防震。長焦鏡頭(有二段光學變焦焦段):都是1200萬畫素,光圈f/2.3,焦距85mm, 光圈f/2.8,焦距125mm,元件尺寸1/3.5″,雙像素PDAF,支援3.5x至5.2x連續光學變焦,OIS。超廣角鏡頭:1200萬畫素,光圈f/2.2,FoV 124˚,焦距16mm,元件尺寸1/2.5″, 雙像素PDAF。
  • 前鏡頭:1200萬畫素,光圈f/2.0,焦距24mm(廣角),元件尺寸1/2.9″,像素尺寸1.25µm
  • 錄影:背鏡頭支援4K@24/25/30/60/120fps HDR、1080p@30/60/120fps,支援5軸陀螺儀EIS,OIS。前鏡頭支援4K@30fps、1080p@30/60fps,支援5軸陀螺儀EIS。
  • 電池5000mAh,30W有線充電,規格支援PD3.0、PPS,可在30分鐘充至50%電量。無線充電,反向無線充電。
  • 連線:雙卡5G、eSIM、Wi-Fi 6、藍牙5.3、aptX HD、aptX Adaptive、NFC、3.5mm耳機孔。
  • 其它:指紋辨識(機身側邊),正面立體聲喇叭,支援原生Sony Alpha相機(Creator應用程式)。

盒子裡沒有提供充電器,也沒有傳輸線。如果你要為Xperia 1 V使用最佳的充電器(及充電線),你需要額外花將近1500元購買Sony XQZ-UC1充電器。

設計、做工、手感

Sony Xperia 1 V提供的就是一個完整相機體驗,它還解決大多數照相手機沒有做到好的一件事,就是一流的設計加上出色的握持體驗。

事實上,很少有廠商放心力在照相手機握持的體驗上,我們很高興見到Sony每年都有在改進這部份。而且遵循該日系品牌的設計語彙-簡單、經典、永恆。

Sony Xperia 1 V維持Xperia的招牌外觀-兩塊Gorilla Glass Victus全平面保護玻璃(正面是Victus 2,背面是Victus 1),中間為堅固的鋁合金中框,還通過IP65/IP68水柱噴射和淡水浸沒認證。

與上一代比起來,今年Xperia 1 V有兩個主要改進之處。第一個明顯的改變是其背蓋-雖然同樣是霧面質感,但加入具觸感的小圓點紋理,形成好似數以千計的小圓球以幾乎看不見的紋理散佈開來。這種圖案讓人想起Sony的Alpha ZV-E10相機上的握把處。此設計提供不可思議的防滑度及抓握度,而且還完全杜絕指紋污的髒染。

一顆顆突起的小圓球,非常具有防滑效果

第二個明顯改變是機身中框設計直接從Xperia Pro-I下來放而來-意味著它由金屬材質製成,並具有獨特的脊狀與凹溝相間剛性設計樣式,可提供牢固的抓握感和額外的舒適感。然後其二段按壓式實體拍照鍵有與背蓋同樣的防滑圓點設計。

實體拍照按鍵特寫

Xperia 1 V的賣點之一:背部三顆鏡頭座落在一個簡約不浮誇的相機島上,分別為12MP超廣角、52MP主鏡頭、12MP長焦鏡頭。LED補光燈和一組作為強化收音的麥克風也在此,一旁有蔡司光學的認證紅色英文字標誌。相機島的高度僅略突出於手機背面一些,因此手機放在桌上時不會很搖晃,這點值得肯定。

手機正面另一個主要賣點是正面這塊沒有瀏海頭的6.5吋4K OLED螢幕。它上方和下方邊框厚度算很薄,不太會注意到它。事實上,我們很喜歡沒有在螢幕上挖孔,然後上方下方邊框儘量做薄這樣的方式。

Xperia 1 V的喇叭揚聲器分別位於上方及下方的螢幕邊框與手機中框的交界處。上方邊框左側有一顆1200萬畫素前鏡頭和一系列的感測器。

螢幕上方的鏡頭和聽筒

接著來看側面。Xperia 1 V的左側沒有任何按鈕。

右側有音量鍵、電源/鎖定鍵、以及二階段按壓式拍照鍵。電源按鍵結合指紋辨功能(支援always-on),辨識速度非常快速且準確,你也可將它設定要按壓一下才會進行指紋辨識(就像大多數的手機一樣)。

右側的音量鍵、電源鍵、拍照快門鍵

Xperia 1 V頂部邊框有一組麥克風和3.5mm耳機插孔。

頂部邊框

底部邊框有主麥克風、USB-C連接埠、混何式SIM卡槽,後者不需要退片針,只要用你的指甲將它摳出即可打開。SIM卡匣可以放兩張nano-SIM卡,或一張microSD加上一張nano-SIM卡。

底部邊框

Xperia 1 V尺寸165.0 x 71.0 x 8.3 mm,187公克,大約與上一代差不多,這使它成為市場上最沒那麼笨重、最輕便但最堅固的旗艦手機之一。

不退流行Xperia設計語𢑥仍然讓它在眾多手機中保有讓人喜歡的一個亮點,並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不會讓人覺得過時。此外,Sony Xperia 1 V可能少數幾款能同時在休閒和非常正式的活動場合中都表現很出色的手機之一。這次發表的顏色有經典黑、卡其綠、白金銀。白金銀在第一波沒上市,之後可能視Sony的策略做調整吧。

三款顏色的Xperia 1 V

當我們將Xperia 1 V拿在手上時,它的手感讓人覺得很輕巧緊湊,機身配重平衡、防滑度是我們體驗過的「非強調戶外型智慧手機」當中最好的。如果要就其設計及抓握度評分(一到十分的話),我們會給他十分。

就工藝和手感來看,Sony Xperia 1 V可說是目前市場上無人可出其右的最棒的智慧型手機。除了Sony之外,沒有人可以提供如此深思熟慮的,同時在實做打造過程中沒有什麼妥協之處的產品。

螢幕、電池續航力、充電速度、喇叭表現

獨特的4K 120Hz HDR10 OLED面板

Sony Xperia 1 V的螢幕與我們先前在Xperia 1 IV、1 III、和Pro-I看到的為同一款。Xperia 1 V的6.5吋OLED面板有4K解析度(3,840 x 1,644),21:9比例、細膩度643 ppi。而具完全沒有挖洞。

與前幾代一樣,螢幕並非總是以4K顯示(如果真要做到,那對電池電力消耗及應用程式相容性的一大考驗)。事實上,在大部分的使用,Xperia 1 V是以擴展型Full HD解析度(2560 x 1096)來渲染內容。4K解析度主要用在多媒體類應用程式上,例如跨不同平台服務的照片和影片播放/串流播放。

這塊OLED面板支援10-bit色彩深度和廣色域。它還具備HDR10認證。

它還支援120Hz更新率(但請注意,120Hz會比較耗電)。當啟用120Hz時,在大部分情況它會使用120Hz,只有影片播放或遇到不相容的應用程式時才會降回60Hz(例如照相程式、Google地圖等)

在以下螢幕表現的測試部分,這塊面板獲得的分數非常棒。

在自動亮度模式下,它可以達到866 nits,如果是手動模式下,最大亮度可達590 nits。

導演模式(Creator mode)可以讓亮度再往上提升些,尤其在預設的白平衡選項(中間位階)。在此模式我們測到939 nits的自動最大亮度和640 nits的手動最大亮度。

最低亮度可以低到僅僅1.9 nits,很棒。

Xperia 1 V亮度與其它手機相比較(紅色),綠色和紅色的顏色較色的是手動模式,較淺的是自動模式

色彩準確度

Xperia 1 V提供豐富的色彩設定選擇。

首先是「影像品質」,此項讓你可以選擇「導演」和「標準」兩個模式,並提供「白平衡」選項可做更進一步的調整,包括預設的暖/中間/冷三種色溫、自訂色溫、以及RGB滑塊可做更細微調整的。

「導演模式」適用於具有10-bit顏色的BT2020色域的HDR中的4K解析度內容。當你處理此類內容影像時,建議使用此模式可以忠實地呈現色彩。事實上,我們在此模式獲得很棒的色彩準確度。

標準模式(系統預設顯示設定)的色彩表現不主打接近實際顏色,而是偏生動,儘管如此,雖然白色和灰色調會稍偏藍色,藍色更顯生動有力,但整體仍然相當準確。這是因為標準模式預設使用「冷」的白平衡,如果將白平衡選到偏暖調或中間值,就能將這個稍偏藍色的情況移除。

在標準模式有可以讓導演模式自動開啟的選項,好讓手機在顯示相容的內容時自動切換到導演模式。

螢幕更新率

這裡只有「啟用」或「不啟用」二個選擇。當啟用時,螢幕就會使用120Hz更新率,即使顯示靜態照片時也會使用120Hz。通常只有諸如在Google地圖、播放影片、或照相程式的觀景窗顯示才不會使用120Hz。

在有關於螢幕更新率的處理上,Sony有點落後競爭對手,然後我們很可惜的宣佈,Sony在今年的Xperia 1 V同樣也是如此,並沒有帶來任何有關方面的改進。

不過以正面態度看待,Sony至少今年改善了Xperia 1系列過去讓人詬病的散熱問題,Xperia 1 IV不再會有因溫度升高而導致螢幕作溫控調整的情形。當使用120Hz時,螢幕可以一直維持在120Hz,即使長時間進行基準跑分測試也一樣。

螢幕更新率選項只有開啟或關閉這兩個選項

Game Enhancer(遊戲增強器)

遊戲應用程式通常有它們自己處理更新率的方式。在遊戲增強器應用程式裡,你可以替有支援60Hz以上的遊戲設定成在執行時切換為120Hz顯示,如果沒設定的話,遊戲會以60Hz當預設的更新率。你也可以設定不管遊戲程式有沒有有支援高更新率(因你可能自己真的不確定哪些遊戲有,哪些遊戲沒有支援高更新率),一率使用120Hz來進行遊戲內容。

當使用遊戲增強器時,你會注意到有240Hz這個選項(見下圖第二張)。Sony稱它「blur reduction」,它會用到幀插值演算來減少使用120Hz時的模糊感,此功能若需發揮,遊戲也要有支援120Hz才行。

HDR和影片串流

Xperia 1 V的OLED螢幕很適合用來播放影片,因為它有21:9比例、1B色彩、支援HDR10、4K解析度。可惜沒支援杜比視界(Dolby Vision)。整理本篇評測時,Netflix尚未支援Xperia 1 V螢幕規格,但相信之後會有。YouTube和Prime Video則可以識別Xperia 1 V的螢幕規格,以4K HDR10來提供串流播放。

最後,在影像品質設中有一個稱作「影片影像加強」的選項,它X1™ for mobile影像處理技術,預設就是開啟的,透過Sony專有的X1引擎來提升影像的畫質、色彩飽和調整、對比度,讓用戶在手機上也能享受Sony Bravia電視般的體驗。

這裡還支援實時HDR驅動,會逐幀分析HDR影片並套用適當的色調曲線

影像畫質選項

觸覺反饋

對於螢幕的觸覺反饋我們想多說幾句話-它是我們所用過的這類型功能中屬最好的當中之一款,有討喜的觸覺反饋,你可以在你點擊的確切位置感受到它。

至於「動態震動」則是配合媒體的重低音或爆破等音效製造出手機震動的觸覺回饋也有,不過小編並沒有特別喜愛這樣的功能便是。

Xperia 1 V電池續航力

Xperia 1 V配置5000 mAh電池,與Xperia 1 IV相同。

經過測試,Xperia 1 V在以下的電池續航表現名列前茅,綜合耐久時數為115小時,在各別項目亦表現的可圈可點。

此電池續航綜合耐久測試是在手機充飽電後,每天通話一小時、瀏覽網頁一小時、影片播放一小時,然後放在旁邊待機,手機處於開機狀態下進行的

Xperia 1 V電池續航表現與Xperia 1 IV(100小時)相當,表示非常省電同時性能兼備。

Xperia 1 V電池續航力與其它手機比較。可以前往 https://www.gsmarena.com/sony_xperia_1_v-review-2567p3.php 頁面中間加入更多手機做比較

充電速度

Xperia 1 V支援30W有線快速充電,無線充電則支援反向充電。

Xperia 1 V盒內未附充電器,也沒有傳輸線。如果你沒有自己的Power Delivery充電器,可能就需要額外購買Sony的「XQZ-UC1 PD」支援30W的這款,或是使用任何至少支援30W以上的第三方充電器。

根據Sony宣稱,使用相容的30W充電器可以讓Xperia 1 V從沒電狀態充到50%電量。

底下是我們拿65W的Baseus charger充電器(有提供專屬的30W USB-C充電孔)來進行測試的數據。Xperia 1 V充15分鐘可達27%電力,充半小時剛好可達50%電力,證明Sony說的是正確的。

充電15分鐘(深色底)及充電30分鐘(淺色底)可充到的百分比。Xperia 1 V特別以紅色標出,深紅底表示充電15分可達27%電量,淺紅底表示充30分可達50%電量

將Xperia 1 V完全充飽電需要97分鐘,需要注意的是,當充到80%電量時(剛好歷經60分鐘),會變成涓流慢充。

完全充飽電所需求的時間,Xperia 1 V為1小時37分

Sony表示,在你開始看到和感覺到電池壽命性能下降的跡象之前,Xperia 1 V的電池維持三年峰值狀態,也就是說,三年下來Xperia 1 V可用有效電池容量會維持在80%。

在電池設定裡的「Battery Care(電池照護)」功能能讓你進一步延長電池壽命週期。你可以讓程式自動幫你處理,或自訂充電時間及百分比的上限(例如限制電池最高充電到80%電量)來為電池提供進一步的保護。而「Battery Share(電力共享)」則是啟用反向無線充電,你可以在這裡設置為手機保留多少電量的百分比,或是每次幫外部裝置充電的時間限制。

揚聲器音量和音質

Sony手機的立體聲喇叭一向聞名,如同前幾代,Xperia 1 V亦帶來了其招牌的前置喇叭設置,當中的元件尺寸看起來一樣且有完美的左右聲道平衡。

去年的Xperia 1 IV有加入一項改進-就是新加入可以提供更飽滿聲音及更多低音的放大器可。

接著先來談它提供的音效選項。

Xperia 1 V提供Dolby Atmos,可藉此產生更響亮、更豐富的聲音。我們有測試開啟Dolby Atmos前後的差別,確定它確實可以輸出更佳的音質,因此建議大家將它開啟。

「360 Reality Audio」可以提供沉浸式的聽覺效果,此功能需配合認證的耳機,經過過分析你的個別耳形後,在有支援此功能的應用程式上面提供個人化的聽覺體驗。

除了上述,關於音效還有其它很酷的選項,例如「DSEE Ultimate」音頻提升,這使用AI技術模擬本來沒有的頻率資料,藉此改善音樂的頻率與動態範圍來提升壓縮音樂的表現。此外還有用於為麥克風消除風切聲的智能風聲降噪功能,以及預設的可支援喇叭及有線/藍牙耳機的「Spatial Audio(空間音訊)」功能,同樣是用來提升更沉浸的媒體播放音質體驗。

底下的喇叭/揚聲器測試部份,Xperia 1 V獲得「很好」的評價,如果沒開啟Dolby Atmos的話則是獲得「好」的評價。我們確定它的音質在音量100%時很大聲時不會破音,聲音非常豐富-從低音、人聲、一路到高頻都是。

底下這張圖是Xperia 1 V的喇叭在LUFS及響應頻率的測試,請點擊此連結,連過去Gsmarena網站並戴上你的耳機試聽示範音樂比較,連過去後捲到頁面最下方,然後可以再點擊「Song 1、Song 2、Song 3至Song 7」實際聆聽經由它喇叭/揚聲器播放的音樂。該頁面還可以試聽不同款的手機,方法是點擊「+Add to comparison」加入更多手機(方式:由下拉式選單挑選手機,挑選的手機載入清單後,就可以看到它們各自LUFS顏色曲線,可點取播放示範音樂,或者讓音樂自動從Song1播到Song7,過程中你可以隨時點選下方的手機以即時試聽同一首曲子不同手機播放的音色)。

軟體和性能

Android 13 外加乾淨的Xperia介面

Xperia 1 V預設搭載Android 13加上最新版的Xperia UI,介面看起很有原生Android的感覺,但仔細摸索後,就會發現Xperia自家提供的功能藏在深層裡。

從基本功能介紹起,Xperia 1 V提供的always-on display(隨顯螢幕)功能取自Google的「Ambient display」環境模式命名,在此提供的功能並不多。

螢幕鎖定畫面一如以往提供時間資訊(可以自訂樣式)、照相程式捷徑、和Google數位助理捷徑。

主畫面的編程也是最左邊的桌面保留給Google feed,如果你用不到它的話可以將它停用。功能捷徑選單和下拉式通知區域為Android原生的設計,然後有通知歷史記錄,泡泡形狀的功能捷徑選單(有些功能展開後有更細部的選項),這些是某些經過大幅度修改的Launcher所沒有的。

Android系統在桌面和風格的自訂上很靈活,你可以選擇各種靜態或動態桌布,有些動態桌布還會配合手機充電時實時的顯示特效。你還可以透過與桌布色調一致的色彩調色板進行相關外觀調整,或是更改佈景主題的圖示-系統圖示色彩會與調色板上的選擇匹配(註:整理本篇時,此功能尚在beta階段)。

Xperia 1 V「Multi-window」提供分割畫面模式,你可以透過導覽列上的程式切換鈕(又稱「總覽按鈕」,也就是檢視近期開啟的程式那顆按鈕)或主畫面上專屬的「視窗管理員」捷徑來啟用此模式,接著你看到上下兩列可滑動的目前開啟的程式捲動畫面,接著分別為上半部和下半部視窗選擇要載入的程式就可以進行分割檢視了。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分割視窗最右邊的面板有提供讓你換成其它應用程式的功能,而非從背景中挑選已開啟的應用程式喔。

50/50. 系統會記憶最近三組分割視窗程式配對,好讓你可以快速載入。分割檢視時,上下畫面的比例可以調整任何比例,不是只有50/50。

「Side Sense(側邊感應)」是Sony另一個內建功能。點一下這個位於螢幕邊緣的側邊條時,就會開啟一個應用程式和功能的選單,此選單上面的項目大部份可以讓你自訂。上述應用程式分割畫面兩兩配對的捷徑也可自訂後放在此,但在此只能放置兩組,不像在程式切換視窗那裡是可以放置三組配對的。此選單近期加入可以用來控制Sony耳機應用程式的小工具,對於有在使用耳機的用戶很方便。

以下為手勢操控功能,包括側面感應(如點擊兩下螢幕黑邊處來快速切換手機App或常用快捷,或是螢幕黑邊由上往下摸即可返回上一個畫面)、單手模式(螢幕畫面比例會縮小,方便單手操作)、智慧背光控制、在主螢幕按鈕上向上滑動(可選擇傳統的三個虛擬按鍵導覽按鈕或是新的虛擬按鍵介面)、電源鍵行為(可選擇電源鍵連按兩下後開啟「Google助理」或「開啟相機」的行為)、以及何時顯示通知喚醒(如永遠喚醒、智慧型啟動、拿起裝置時)、或是連按兩下電源鍵以快速啟動照相程式。

「遊戲增強器」的主要有二個介面設計邏輯,一個是將手機內所有遊戲集中管理(遊戲應用程式將不會出現在所有應用程式選單,而是全部納入「我的遊戲」捷徑圖示裡),第二個是遊戲進行中可以作為隨時載入的浮動圖示。當中遊戲模式效能優先、平衡、電池電量優先、或自訂模式。H.S. power control(H.S.是Heat Suppression的縮寫,中文為熱抑制)有打開時,當你玩遊戲同時對手機充電時,電源會繞過電池,直接對手機供給運作遊戲僅需的電力,這可避免不必要的溫度上升。關於「遊戲增強器」的詳細介紹,可參考Sony官網的Xperia IV這篇

性能配置(或稱遊戲模式)可以設定螢幕更新率,或是不管遊戲有沒有支援120Hz,你可以在此將更新率全部鎖定在120Hz(只不過若遊戲沒有支援到高更新率,它仍會以60fps顯示遊戲畫面)。除此之外還有觸控回應速度、觸控追蹤精準度可以進行調整。

之前有談到遊戲增強器有240Hz,它會在每個120Hz影格之間插入一個黑色影格。藉此減少模糊,Sony建議在執行有支援120fps的遊戲時要開啟這個選項。

勿擾設定(Focus setting)提一系列的開關讓你停用可能會干擾遊戲進行的元素,例如停用惱人的訊息通知、關閉自動調整亮度、停用快門按鈕、停用「Side Sense(側邊感應)」等可能影響遊戲進行的設定,讓你可以專注於遊戲上。

此外還有螢幕截圖及錄影功能,讓你可以錄製遊戲畫面的影片,包括遊戲聲音、語音和顯示在你畫面上的玩家臉孔。

手機使用Google的相簿及檔案程式作為相片及檔案的管理。音樂播放程式則使用Sony自家的音樂播放程式。

「Bravia Core」服務原本只能在Sony Bravia電視上觀看,上面大都是Sony自家出品的影片,現在有下放給Xperia 1系列手機使用,不過台灣地區Xperia 1 V是否有開放手機觀看仍需以官方公布為主(若有開放的話是送一年使用)。這個服務提供的影片可達4K60fps,有些更支援MAX加強音訊功能。

「Music Pro」是一項付費服務,讓你透過Xperia 1 V將你唱的歌及樂器演奏錄製下來後,上傳到雲端進行處理,得到的效果會像在錄音室使用電容式麥克風錄製的一樣,並且雜訊和殘響也都已消除。現在這個服務在Xperia 1 V上多了對鋼琴樂器和podcast(播客)類型的支援。

「Creators」這支應用程式可讓你將Sony Alpha系列數位相機與Xperia 1 V連結,可將數位相機裡的靜態影像與影片傳輸到透過Xperia 1 V幫、或透過Xperia 1 V進行遙控拍攝,或是透過Xperia 1 V幫數位相機的影像加入位置資訊。

性能和基準跑分

Xperia 1 V使用高通最新的Snapdragon 8 Gen 2晶片,配置LPDDR5X RAM和UFS儲存規格記憶體(應該是4.0版本),屬通用主流版本,非高通為三星客製化的版本。

此標準版Snapdragon 8 Gen 2為八核心處理器,採1+2+2+3配置,包括1核3.2GHz Cortex-X3、2核2.8 GHz Cortex-A715、2核2.8GHz Cortex-A710、3核2.0GHz Cortex-A510。

顯示晶片為Adreno 740,是目前市場上功能很強的手機GPU晶片。

台灣上市的Xperia 1 V有256GB 12GB RAM和512GB 12GB RAM兩種版本,本篇是前者。這款手機支援microSD,可能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還有支援microSD擴充的旗艦手機了。

接下來就來看一下基準跑分測試吧。

Xperia 1 V在CPU的項目上獲得很好的表現,即使它的分數不是位居第一名,但從以下圖表你可以看出Xperia 1 V用得是最新款晶片才有如此名列前矛的分數(可以說與其它使用Snapdragon 8 Gen 2同一個級距)

GeekBench 5(多核運算)
GeekBench 5(單核運算)
GeekBench 6(多核運算)
GeekBench 6(單核運算)

GPU的表現同樣出色。但請注意下面在螢幕開啟模式時,Xperia 1 V螢幕解析度是1096 x 2560,這讓它面對使用較高解析度的小米13 Ultra或三星S23 Ultra較吃香(採用更新的1440解析,會對GPU的負載較大),例如在「GFX Aztek Vulkan High(螢幕開啟模式)」項目就獲得71fps的第一名成績。

GFX Aztek Vulkan High(螢幕開啟模式)
GFX Aztek Vulkan High(螢幕關閉模式,1440p)
GFX Car Chase ES 3.1(螢幕開啟模式)
GFX Car Chase ES 3.1(螢幕關閉模式,1080p)

AnTuTu 9是綜合型測試項目,Xperia 1 V在此獲得與OnePlus 11接近的成績,同樣接近其它使用Snapdragon 8 Gen 2的機型。

AnTuTu 9

總結來說,Xperia 1 V採用高通最新的Snapdragon 8 Gen 2晶片組,可與任何其它廠牌旗艦產品相提並論。

前幾代Sony Xperia 1系列都有讓人詬病的過熱問題,除了晶片,還有螢幕也是。Sony表示這次高通的新款晶片,結合改良過的散熱片將可提供更低的功耗和更好的散熱。針對此,我們有進行詳細的分析,結果有好消息和壞消息要跟大家分享。

先分享壞消息。在CPU和GPU的負載壓力測試下,比起Xperia 1 IV,Xperia 1 V並沒有改善;持續負載時,Xperia 1 V的穩定度維持在53%,這個結果還不差-你可以看到在以下第一張圖表,在經過15分鐘後,CPU性能維持在60%。

GPU的表現就不盡理想,穩定度僅維持在45%,GPU性能以峰值運行6分鐘後就開始因為過熱而開始降頻。

接著是分享好消息。

整個測試過程中,Xperia 1 V都不會讓你感覺燙、溫暖、或不舒服的熱度感。

第二,螢幕不再有因過熱情況而調降性能;整個測試過程中Xperia 1 V都能維持120Hz。

第三,也是很多人關心的,Xperia 1 V相機不會再有過熱問題!先前在Xperia 1 IV使用4K錄影時,常常錄了5分多鐘後系統就會跳出過熱的警告。但我們在Xperia 1 V使用4K錄影,即使使用超過30分鐘也不會跳出這樣的警告。相機過熱警告雖然仍然會在某些功能選單中出現,但實際使用時我們尚用不到它們,希望大家也不會用到。

我們也試著玩了半個小時的遊戲,Xperia 1 V同樣不會有發燙或溫控降頻的情形,或者說至少不明顯。因此我們認為大部份遊戲玩家和攝影玩家會很高興知道,即使沒有反應在綜合跑分的數據,Xperia 1 V的散熱確實有改善。

相機-硬體和應用程式

首見於Xperia 1 V的ExmorT感光元件

Xperia 1 V背部有與Xperia 1 IV類似的三鏡頭設置:一顆廣角主鏡頭、一顆超廣角鏡頭、以及一顆具備連續光學變焦的進階長焦鏡頭。在Xperia 1 IV加入的新款前鏡頭亦移植到Xperia 1 V。

在Xperia 1 V鏡頭配置上,一個最大的改變是它使用全球第一款用於手機上的堆疊式CMOS感測器,具備「雙層電晶體像素技術」(2-Layer Transistor Pixel)。

用在主鏡頭的是這顆Sony ExmorT IMX 888感光元件,是一顆具備Multi-Aspect多重拍攝比例,尺寸為1/1.35″的5200萬畫素元件(有效畫素4800萬),像素尺寸為1.12µm,而且支援OIS,焦距為24mm,光圈有f/1.9。

Xperia 1 V主鏡頭元件比Xperia 1 IV的大了1.7倍,但這不是它的特別之處。它的特別地方在於使用的技術是目前普遍用於智慧型手機上的ExmorRS世代堆疊架構的升級版。新款ExmorT將光電二極管(photodiode,簡稱PD)和像素晶體管(Pixel Transistor,簡稱PT)分在兩層安裝。在需要微米等級的對準精度的同時,此技術意謂著可以採用更大的光電二極管,能因此收集到兩倍的光,飽和度也因此高出三倍。而位於獨立層的像素晶體管也可以獲得優化,進而能獲更乾淨的訊號,讓雜訊進一步的減少。

一個感光元件的發光原理是光線進入到光電二極管(Photodiode,PD),光電二極管是用作接收光的訊號的,接收到光後之後會發送訊號到像素晶體管(Pixel Transistor)分配到電路上與其他像素的訊號匯合從而產生影像。目前市場上感光元件的光電二極管(PD)和像素晶體管(Pixel Transistor)基本上是並排的,因此一個平面上光電二極管需要預留空間給予像素晶體管,所以其實並不能用盡百分百像素的空間。

引用自「從論文跟大家分析 SONY Xperia 1 V 的次世代感光元件!

此外,這顆比例4.3:3的感測元件有比目前市場上主流4:3元件更大的面積,可用來改善錄影的防手震演算。

超廣角鏡頭與Xperia 1 IV的同款,都是1200萬畫素,元件型號Sony IMX 563,尺寸1/2.55″,像素大小1.4µm,光圈f/2.2,焦距16mm。它支援雙像素自動對焦(Dual Pixel AF)

長焦鏡頭與Xperia IV同款,1200萬畫素,元件型號IMX650,尺寸1/3.5″,像素尺寸1.0µm,支援PDAF。較特別的是它提供的85mm f/2.3(3.5x)到125mm f/2.8(5.2x)的連續光學變焦,讓你可以在這兩個焦距中做無縫順暢的變焦。

在此看不到ToF鏡頭(飛時測距),Sony表示在此不需要,因為Xperia 1 V可以靠AI創造的景深資訊就好。

前鏡頭為1200萬畫素,為型號Sony IMX 663感測元件,尺寸1/2.9″,像素尺寸1.µm,焦距20mm,光圈f/2.0,是一顆定焦鏡,可作無限遠的對焦。

「Photo Pro」和「Video Pro」這兩支應用程式現支援手機直拍攝,這點值得肯定。

在Xperia 1 V有加入一些拍攝新功能。例如「Video Pro」應用程式有一個新的S-Cinetone圖片配置功能,它具有多樣的外觀,可用來增強膚色或加入電影色彩風格。對於不熟悉S-Log或顏色分級的使用者來說,此功能可以讓你拍出不錯的具有電影風的畫面。

此外還有「Product Showcase(產品展示)」這個新模式,此功能承自Alpha而來,主要提供給線上賣商品的直播主使用,可讓鏡頭將焦點自動對焦在你手上握持的產品上,而非你的臉部區域。配合機背一顆麥克風,能做到在嘈雜的環境下優先對人聲收音,讓直播主在鏡前說話的聲音可清晰地被錄下來。

Photo Pro(預設的照相應用程式)

Xperia 1 V預設的拍照程式為Sony的「Photo Pro」這支程式。如果你不會用到其中創意的控制功能,在大部份的情況下只需選擇基本模式來拍攝。在此有一個叫作「Night View(或稱夜景)」新功能,它可以選「自動」或「關閉」,此功能就是讓大家敲碗已久希望Xperia推出的夜拍模式。根據Sony表示,相較於競爭對手的夜拍模式,Xperia 1 V比較保守,只會在更暗的環境下觸發,當觀景窗的捷徑功能顏色從白色變成橘黃色時,代表夜拍模式被觸發了。

觀景窗中,拍照快門旁有白平衡和曝光補償的滑塊(預設隱藏,必需點開展現)、散景模式、驅動模式、閃光燈和影像比例。變焦選項也在附近,因此大部份的功能都可以在你姆指可伸及的範圍內操控,不必用到另一隻手。而且你可以選擇使用實體快門鍵或螢幕上的虛擬快門來拍攝。

順道一提,Xperia 1 V連拍的影格數現在可從24fps到30fps。

「Photo Pro」照相程式有兩個主要功能,即BASIC(基本)模式和AUTO/P/S/M模式。使用BASIC(基本)模式,您你以像使用一般智慧型手機相機那樣輕鬆拍攝相片及錄製影片。使用AUTO/P/S/M模式,你可以像使用專業相機一樣拍攝理想影像。

觀景窗另一側有「更多」按鈕、Google Lens捷徑、進入設定選單的「選單」按鈕、以及可讓你在基本模式和其它模式間切換(如程式自動/快門速度優先/手動曝光)的按鈕。

在「Photo Pro」拍照程式的「Pro」部份有自動模式、傳統的程式模式、快門先決模式、手動模式、和記憶回復選項(可讓你將拍攝相關設定預設儲存,方便下次拍照時快速套用)。

「Photo Pro」照相程式介面與Sony Alpha數位相機的介面很像,但有將它修改,適合放在手機上使用,右側的拍照攝定包括對焦模式、對焦區域、白平衡、ISO、曝光補償。當你使用拍照程式的專業部份功能時,只能使用實體快門鍵,沒有虛擬快門鍵給你用。

Video Pro

Photo Pro拍照程式裡的錄影功能較基本,如果你想使用較進階的功能,可以使用「Video Pro」這支錄影程式,它提供更細膩的曝光控制和額外的影格數選項,並為你省下錄影後還要對素材進行顏色分級的麻煩(例如若你使用「Cinema Pro」這支更進階的程式,就要自己進行顏色分級處理)。「Video Pro」適合想馬上錄影,馬上傳到社群網站,同時希望影片具一定專業風格的時機使用。它還支援HLG技術的HDR,關於HLG,請參考以下引文。

HDR電視影像標準 : HLG 和HDR 10 & Dolby Vision 的主要差異(引用HDR電視影音格式解析 — 認識HLG,內容哪裡找? HLG與HDR10及Dolby的差異在哪一文)。

HDR 10 及 Dolby Vision 兩種 HDR 技術的共通點均是將影像訊號本身訊息帶有元數據(Metadata),當顯示撥放設備支援顯示 HDR 10 或 Dolby Vision 時,就會讀取相關元數據並由IC傳送對應數值調整畫面讓其顯示為 HDR 效果。HDR 10與Dolby Vision兩者最主要差別在於元數型態,HDR 10為靜態元數據,而 Dolby Vision為動態元數據。

至於HLG,與前兩者的差異則在於,HLG檔案格式本身並未帶有元數據(Metadata)的傳輸,因此在大部份既有的顯示晶片上經過運算就可以執行。

所以若從畫質表現來看,Dolby Vision因為支援動態元數據,擁有更大幅度的影片動態範圍,且需要杜比實體室認證,故在亮暗細節的差異度較HDR 10及HLG來的更明顯,畫質表現也為三者最細膩。
HLG為廣播HDR信號,本身並無帶有元數據,所以畫質表現會根據顯示器亮度而有所影響
HDR 10為目前最普遍的HDR格式,但會因為顯示器最大亮度的差異,而影響到整體畫面呈現。一般來說,最大亮度未達1000nits的顯示器若未經過單獨調教,僅能做訊號解碼的動作,且不易顯示出亮暗細節,也較無法顯示出HDR效果。反之,經過Tone Mapping之後的顯示器,即便原本亮度無法達到1000nits,也會因為經由個別調教後的顯示器階調而能將HDR效果最大化於該顯示器上,進而更能有還原現場的效果。

Video Pro這支程式還可以讓你錄的影片在YouTube做即時串流。由於Sony有跟YouTube合作,因此你不需達到YouTube要求的訂閱人數門檻,可以放心的按下錄影按鍵即時地進行串流。

「Video Pro」的介面分成左右兩邊,左邊為觀景窗,右邊為控制選單。介面中永遠會有二個滑塊讓你調整,一個是對焦滑塊,另一個是變焦滑動,如果你想自己調整,可以開啟頂部的自動選項讓程式自動幫你處理。此外還有一個鎖定按鈕,按下去後可防止你不小心按觸到不相關的設定。

曝光控制和其它拍攝參數的控制可輕觸「Menu」目錄按鈕進去調整。這裡要提醒的是,這裡的「Menu」和一旁的三條橫線漢堡選單是不同的,漢堡選單是進入程式設定,請大家避免搞混。

進入「Menu」第一個分頁的選項包括鏡頭選擇、解析度、影格率、SDR/HDR/防手震、閃光燈。錄製影片可選到4K120fps,比例為標準的16:9,所以影像解析度為3840x2160px而非Cinema Pro程式裡的3840x1644px。在此有個小地方需注意,在Xperia 1 V手機上,影片可以慢動作播放,若在其他任何地方,你就必須使用影片編輯軟體才行。在此也有一個「慢動作」的錄影設置,但最高只能選到60fps,而回放時是以30fps的速度播放,所以只有一半的速度。

「Menu」第二個分頁有白平衡、快門速度和ISO設定選項。

至於漢堡選單,裡面放的是一些較少用到的設定,如ISO、編碼、麥克風模式等控制。

Cinema Pro

「Cinema Pro」是Sony擁有的最進階的應用程式,可對拍攝過程的各個方面進行更細緻入微的控制。它將basic沒有的幀率和解析度選項解封,包括4K@120fps和21:9的比例,這也是Cinema Pro唯一的影片比例選項。在這裡有更多選項可以讓你調整,包括快門速度(可透過快門角度選擇)、ISO和光圈(如果適用的話)、白平衡和「風格」-「風格」有點像顏色配置文件,有Venice CS、不透明/BU60YE60、明亮/BU20YE60、暖色/YE80、強烈/BU100、冷色/BU60、柔和/YE40、柔和單色模式。Venice CS在顏色表現最柔和,對比度最低,色調間的轉換也是柔和。在觀景窗左下角有「-2 to +2EV」指示器會告訴你與測光曝光水平的差距。

Cinema Pro程式中一個很實用的功能是焦點轉移功能,可讓你在預先設好的A-B兩點之間精準的做距離/位置合焦速度的變化(見下面影片),讓影片有失焦再合焦的專業效果。此外也有輕觸觀景窗來指定對焦區域,但沒有追焦功能,所以若你拍攝的人物/物品在觀景窗快速移動,手機的焦距是不會跟隨著移動的,它的對焦區域只會固定在你事先輕觸的區域。

再來是Cinema Pro現在加入了峰值對焦,在觀景窗下方有切換開關將它打開即可。「人眼偵測自動對焦」(Eye AF)功能只有在Photo Pro和Video Pro有。

相機篇-拍照相片品質

白天拍照表現

主鏡頭以像素合併儲存所拍攝的照片,成像結果是我們所看過的手機中拍攝中最好的。嗯⋯,我們對於其他家手機廠牌的旗艦手機的照相表現也都有說過諸如「很棒、最好的」的評價,儘管本篇主角Xperia 1 V主鏡頭元件尺寸不到1吋這麼大,但它的照片畫質表現確實頂尖。

我們使用Xperia 1主鏡頭拍出的照片擁有豐富大量的細節,即便是相片四個角落也是如此,而且看不到什麼雜訊。所有場景的白平衡都準確無誤,而且色彩準確。

動態範圍非常好,但在某些照片的對比度可能會稍嫌過高(例如底下第一張照片)。然後是亮部區域的亮度看起來被壓低了,沒有應該原本的那麼亮;這點可經由影像直方圖獲得證實。而且這不僅是採用新元件主鏡頭才有的現象,超廣角鏡頭也有此情形。

儘管如此,Sony在此成熟的影像處理功力值得讚嘆;一切都以非常自然的方式進行渲染,尤其是精細複雜的細節上,沒有銳利度過高或是不自然的突兀色彩情況,或是不真實的動態範圍表現。

當鏡頭進行變焦拍攝時,若鏡頭的畫素愈高,那麼變焦的照片表現就會更好。以下是主鏡頭2x變焦拍攝的,它們是由預設的1倍變焦的照片經過裁切再放大而來,照片看起來平滑一些,還不致於降低整體影像品質(有些廠牌手機在這部份的處理會明顯拉高銳利度),但其影像處理也已經沒好到可以被視為是無損的程度了;2x變焦保存下來的細節明顯有變少。

Xperia 1 V超廣角鏡頭拍出來的照片品質與Xperia IV的一樣。這顆感測元件拍出來的1200萬畫素照片保存豐富的細節,出色的銳利度,雜訊抑制處理成熟,白平衡和色彩渲染保持一貫的準確。

除了某些照片的亮部區域不知為何地被抑制外(如以下第一張照片),大部份的照片的對比度都高。

Sony的影像處理功力同樣展現在超廣角鏡頭上,從樹葉到建築物再到街道上的車子,一切看起都很真實,貼近實際的樣子。即便是對鏡頭較具挑戰的場景也能拍出令人滿意的照片。而且照片四個角落也處理得還好,沒有桶狀變形的情況。

雖然Xperia 1 V的超廣角鏡頭支援自動對焦,由於它的對焦距離最近只到約20公分左右,因此仍然無法做微距拍攝。

在觀景窗你還會發現有3.5x和5.2x這兩個固定的變焦捷徑,其實它們的變焦可以介於這兩個焦段範圍的喔。光學變焦從3.5x(f/2.3)開始到5.2x(f/2.8)結束,變焦到5.2x時會出現一個10x捷徑,但要注意是, 5.2x以上就是數位變焦了。

接著先來看3.5x變焦拍照表現。

在Xperia 1 V的四個鏡頭中,長焦鏡頭的元件尺寸算最小的,這解釋了它的細節表現就沒有那麼厲害以及銳利度偏高的原因。整體來看,畫質細節是足夠,但就是還可以的程度而已。

其它屬性的表現就與其它鏡頭一樣出色了-動態範圍棒、色彩準確、雜訊抑制得夠低,對比度也很好,而且重要的是沒有主鏡頭那種在高亮度區域的亮度被壓低的情況;長焦鏡頭在亮部區域(如天空)的亮度表現佳而且明亮。

基本上,在畫質的渲染處理上,這顆長鏡頭是沒問題的,儘管在某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它有1200萬畫素,但畫質表現就只能到這種度度了」的感覺,也因此,你會看出某些細節處理起來看起來「髒髒的」。

從3.5x焦段往上調,每上調一段焦距,得到的照片細節和銳利度都會再往下降一些,當變焦到5.2x時,得到的細節當然就會最少的,接下來就來分析5.2x的照片表現,它們在色彩、動態範圍、對比、和渲染的表現與3.5x變焦照片相當,但保存下來的細節和銳利度就少了一些。我們倒是很開心看到Sony並沒有試著為了掩蓋畫質細節不足而拉高銳利度,因此在此看到的5.2x變焦照片仍然很好。

老實說,首創3.5x到5.2x的連續變焦並不是什麼突破性的技術,事實上我們相當確定的是,5.2x的照片其實可以經由3.5x照片裁切再放大達到類似的品質水平。如果說此連續性變焦機制可以做到5x到10x,或是3.5x到7x,那就真的有意義,否則這種小放大倍數的變焦我們認為毫無意義,而且由5.2x這樣的影像品質水平來看,我們看不到5.2x的優點在哪。

然後底下這組照片是長焦鏡頭10x變焦照片,是從5.2x變焦照片裁切經放大而來,呈現出的細節很差。

除了沒有專用的人像模式,今年Xperia 1 V也不再使用ToF鏡頭,而是靠AI的來做深度圖運算,因此你若要拍出淺景深的照片,可以選擇散景模式來拍攝人像。

結果顯示我們使用主鏡頭並選用散景模式來拍人物時,背景與人物邊緣的分離處理非常出色,難怪Sony有自信拿掉飛時測距鏡頭,因為拍出的照片看起來相當好。

照片中的女生在曝光、細節、以及色彩都處理得很好,然後雜訊低,如果有的話也是很少,再來是動態範圍夠寬。

長焦鏡頭拍攝人物得到的照片看起來就沒那麼厲害。細節充其量表現平均,但有時低於水準,而且照片亮度稍嫌亮了些。人物與背景的辨別分離、景深效果很棒,但照片整體來看就是一般。

最後來看前鏡頭,它拍出的照片有頂尖的水準-保存豐富的細節並有很棒的銳利度、色彩很準確,而且動態範圍寬廣。然後是渲染相當自然,人物有獲得很好的曝光。有時HDR也會介入,還原背景部分區域被「洗掉」的色彩,讓它們變得更生動。

低光源環境拍照表現

先前Xperia 1 IV在夜間拍攝的表現就有獲得大幅度的改善,這次Xperia 1 V新的感測元件能捕捉二倍的光線量同時在雜訊抑制方面再上一層樓。此外,Sony還加入「Night View」或稱為夜晚模式,但它只會在最暗的環境下才會自動啟用。

當夜晚模式被觸發時,拍照時間會需要用到1秒或2秒,最多到4秒。當Night View啟用時,在自動場景辨識和Pro模式都會出現該提示,但在基本拍照模式不會顯示這個提示。

底下這組照片的前四張有觸發Night View,其它照片則沒有。Xperia 1 V的夜晚模式的觸發或運作不完全與競爭對手,諸如華為、三星、小米相同,Xperia 1 V的更像HDR模式-在有燈光的亮部區域可以提供更好的渲染,而且有時候讓夜空區域表現得更明亮,僅此而已。

在Night View自動觸發時,照片品質不可思議的好-細節非常豐富,某些照片的銳利度是我們所看過的最好的,而且雜訊抑制處理也非常厲害,色彩飽和度討喜,動態範圍佳。

自然的渲染表現再一次的在此展現,每張相片看起來到位,沒有過度處理或銳利度太高的問題。

以下這四組是主鏡頭在Night View開啟前後的照片差異,可以看出沒有Night View的照片在其騎樓看板燈光照射區域的的細節都有過曝的情形,而暗部區域更黑(例如第四張的草地區域)。其它部份就與有Night View開啟時拍出的差不多。

向左滑動是自動Night View下有開啟,向右滑動是未開啟Night View
向左滑動是自動Night View下有開啟,向右滑動是未開啟Night View
向左滑動是自動Night View下有開啟,向右滑動是未開啟Night View
向左滑動是自動Night View下有開啟,向右滑動是未開啟Night View

接著是主鏡頭2x變焦拍的照片,雖然它們沒什麼特別的,但算是我們所看過的數位變焦照片中屬較優秀水平的;表現不會令你失望-當然其細節會比預設1x變焦少,但以夜間照片來看仍然夠的。

底下是超廣角鏡頭在Night View觸發下拍的照片,表現與主鏡頭一樣-修正燈光亮部區域過曝的問題,但同樣提升了夜空和草地等這些較暗區域的細節,只不過代價就是會有些峰值訊噪。

整體而言,自動Night View開啟時,超廣角鏡拍出的照片曝光良好,具有良好的細節水平、銳利度適當、動態範圍夠寬。色彩渲染也很棒。若說有什麼缺點,就如我們上面提過的,雜訊有一點,但不到擾人程度。

超廣角鏡在Night View未開啟狀態下拍出的照片沒有雜訊而且細節有再多一些,然而動態範圍有變得窄一些,而且有燈光照射區域的畫質細節就沒那麼細膩,但整體來說照片會比較暗一點。

如果你不喜歡超廣角鏡頭預設模式(Auto Night View)拍出來的那種雜訊感,可以將它關閉,那麼雜訊就可獲得大幅度的改善 。

長焦鏡頭3.5x變焦在Auto Night View功能開啟下拍出的照片效果不錯,細節足夠而且曝光佳,色彩飽和度和整體的動態範圍表現都出色。降噪抑制力道溫和,因此有將細節保存下來並有良好的銳利度/清晰度,而且看不到太干擾的雜訊。底下這組照片看起來會有一點「褪色」(顏色比Night View開閉時還淡一些),這是Night View有被觸發開啟時拍攝的結果。

以下這五組是長焦鏡頭3.5x變焦的Night View開啟前後的差異。可看出Night View未開啟時的照片的銳利度比較高一些,而且細節也比較完整,但動態範圍比較窄,而且天空區域表現得較黑。

向左滑動是自動Night View下有開啟,向右滑動是未開啟Night View
向左滑動是自動Night View下有開啟,向右滑動是未開啟Night View
向左滑動是自動Night View下有開啟,向右滑動是未開啟Night View
向左滑動是自動Night View下有開啟,向右滑動是未開啟Night View
向左滑動是自動Night View下有開啟,向右滑動是未開啟Night View

長焦鏡頭5.2x變焦照片與上面3.5x一樣-雜訊有一些,不過細節充足而且色彩和動態範圍的表現都很好。此外,在Night View開啟時,照片的顏色同樣會比未開啟時淡一些。然後與白天拍照一樣,對比3.5x變焦,當拉到5.2x變焦時的細節和銳利度都會再掉一些。

關閉Night View時,照片看起來會較暗,但銳利度會提升一些。

底下是Xperia 1 V與其它手機在照相畫質的比較(請分別點擊以下圖表連到gsmarena網站去),預設拿小米13 Ultra、vivo X90 Pro與其做比較,點入後除了可以再挑選其它手機,並有分ISO 12233(相機ISO在最低值)、室內充足光源(相機ISO在最低值)、28 lux室內低光源三個場景,相片也會附上ISO與快門數值。進到gsmarena的相片比較資料庫時,左側相片的綠色方框可以移動檢視,左側下方的滑塊可以選「12MP、8MP、5MP、3MP、2MP」,代表照片的各種畫素選項,方便大家比較。

相機篇-錄影與畫質

錄影

Xperia 1 V全部鏡頭都支援到4K30fps錄影,如果你想用更高的幀率,還有1080p/60fps可選。除了這兩個之外,任何其它的解析度和禎率必須切換到不同照相程式去選。

例如使用Cinema Pro時,使用背部鏡頭會有4K@24fps/25fps/30fps/60fps/120fps模式可選(但它們不是完整的16:9 UHD 4K,而是21:9比例,解析度為3840×1644。Cinema Pro中的「Pro」意謂適合對於錄影參數和流程有更好瞭解的用戶來使用,並且對素材後製處理要有一定的能力(和意願),因為你總不會使用這類訴求專業的程式,郤只是想隨意拍個4K60fps的影片而已。

使用Video Pro應用程式還能選用4K120fps模式(三顆後鏡頭都可以,若是前鏡頭則只達4K60fps),如果想以60fps或120fps的幀率拍攝4K影片,而這些影片之後不會需要到後製的話,那使用Video Pro就很適合。

全部鏡頭的錄影都支援SteadyShot防手震功能,它結合光學(在可以用到時)和電子數位穩定功能,有分高品質、標準品質、和關閉三個選項。

我們給予高品質選項的防手震的表現,影片畫質沒有因此減損。儘管視角(FoV)因為演算關係會被裁切掉一部分,但保存的細節和銳利度沒有受影響。

以下二組照片可以看出防手震功能用掉多少影像範圍來做軟體演算。

4K錄影的比特率約55Mbps,聲音為156 kbps立體聲。你可以使用智能風聲降噪功能(Intelligent Wind Reduction)將拍攝現場當下的風切聲消弭。以下我們所有拍攝的影片都有很出色的音質,有豐富而深沉的聲音。

「Wide Dynamic Range(寬動態範圍)」這個錄影選項可以透過合併多幀影像提高影片的動態範圍,此功能預設沒有開啟,如果開啟的話,影片的防手震和60fps模式會停用。

所有鏡頭都能使用「Wide Dynamic Range(寬動態範圍)」功能,如同其名,它可以加寬動態範圍,讓影像較亮的區域的細節保存下來,並讓原本的暗區變得更暗而且對比度提升。此外,影像可能也因為它的緣故而有較高的銳利度,色彩飽和度也因此降低一些到更自然的程度。

WDR不適合夜間拍攝,因為影片比應有表現的還更暗,已經到了不實用的程度了。然後我們覺得WDR模式的影片比SDR稍微好一些,但使用WDR時不能同時使用防手震功能這點倒是有點可惜(我們覺得同時有WDR和防手震是基本的)。

主鏡頭

主鏡頭在白天的4K錄影非常好-高品質細節,雜訊維持夠低,動態範圍廣,對比度佳,如果你想要有更高的對比度和更清晰一點的影像,你可以試著使用WDR選項。

再一次,我們喜歡Sony在照片和影片在邐自然的處理方式。

然後在色彩部分,有稍微更鮮豔些。整體來說,其競爭對手在影像清晰度很多都還比Xperia 1 V高的。

主鏡頭,4K 2160p 30fps,白天

底下是4K WDR模式的影片。

主鏡頭,4K 2160p 30fps,WDR(寬動態範圍模式)

讓人驚訝的是,主鏡頭2x錄影表現相當好,保存足夠的細節,很棒的銳利度,而且色彩渲染、動態範圍都很出色,並同樣呈現著自然的樣子。2x變焦錄影並不是經過裁切再放大而來,所以真的有讓人驚喜到。

主鏡頭,2x變焦,4K 2160p 30fps

主鏡頭在低光源的4K錄影還可以,但沒有什麼讓人覺得厲害的地方。細節展現還可以,雜訊在讓人可接受的程度,但動態範圍就很窄了。在這部分我們有看過比Xperia 1 V表現更好的中階手機。

主鏡頭,4K 2160p 30fps,低光源環境

超廣角鏡頭

超廣角鏡頭的4K錄影非常好看,保有大量的細節(包括鏡頭四個角落),雜訊抑制處理棒,特別寬的動態範圍,色彩表現相當好。鏡頭看起然怡人自然且有表現均衡,在光線充足條件下,超廣角鏡頭確實提供了旗艦水準。

超廣角鏡頭,4K 2160p 30fps,白天

在低光源環境下,超廣角鏡頭錄影表現不差,但雜訊相當多,因此我們懷疑會有多少人在夜間錄影時使用超廣角鏡頭。

超廣角鏡頭,4K 2160p 30fps,低光源環境

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在3.5x變焦模式錄出來的影片表現紮實,保有大量的細節,雜訊低,而且渲染自然。動態範圍再一次表現寬廣,對比度夠,而色彩準確且生動。

長焦鏡頭,3.5x,4K 2160p 30fps,白天

5.2x的影片在細節和銳利度就低了些,而且開始有一些雜訊。然後鏡頭也有一些不穩定。除了細節和雜訊外,在其它方面的表現是與3.5x的相同。

長焦鏡頭,5.2x,4K 2160p 30fps,白天

長焦鏡頭在低光源環境的錄影很可以,尤其是3.5x模式。保存下來的細節良好,色彩飽和度接近實際樣子,雜訊抑制處理溫,雖然有雜訊但不致於干擾,至於動態範圍不是那麼廣,但也不會太差。

長焦鏡頭,3.5x,4K 2160p 30fps,低光源環境

下方這段影片是長焦鏡頭5.2x模式錄的,細節變更少,雜訊變多些是可預期的。

長焦鏡頭,5.2x,4K 2160p 30fps,低光源環境

前鏡頭

前鏡頭的4K錄影表現出色,而且防手震功能在此也很有幫助。鏡頭細節清晰且銳利,渲染自然,顏色準確,對比高,人物並有良好的曝光,但動態範圍就沒有那麼厲害就是。

前鏡頭,4K 2160p 30fps,防手震功能有開啟

如果你可接受拉高動態範圍但沒有防手震功能的話,那你選擇使用WDR(寬動態範圍模式),動態範圍可以因此再稍微寬廣一些,但別指望會有太明顯的差別喔。

前鏡頭,4K 2160p 30fps,WDR(寬動態範圍模式)

錄影防手震

防手震功能可以出色地穩定主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拍攝時的晃動,它同樣可以在前鏡頭錄影中使用(上面已有示範影片),在長焦鏡頭也可以用防手震功能,效果還不差(建議別邊走邊錄就是)。

主鏡頭,4K 2160p 30fps,防手震功能有開啟
超廣角鏡頭,4K 2160p 30fps,防手震功能有開啟
長焦鏡頭,4K 2160p 30fps,防手震功能有開啟

最後來看錄影畫質比較,預設拿Xperia 1 V、小米13 Ultra、vivo X90 Pro作比較。底下測試是在「ISO 12233(相機ISO在最低值)」、「室內充足光源(相機ISO仍是在最低值」)、「28 lux室內低光源」三個場景的比較,點入進到gsmarena的影片畫質比較資料庫後,左側相片的小綠色方框可以移動檢視,左下方的滑塊可以選「2160P、QHD、1080P、720MP」,代表影片的各種畫素選項。

競品分析、結論、優點與缺點

競品

Xperia 1 V是一台很酷的手機;有其一貫輕巧和搭配堅固的保護玻璃設計,頂尖的防塵防水,加上出色的防滑握手設計。4K OLED螢幕仍然是Xperia系列的一項招牌,而且其21:9比例螢幕很適合用來瀏覽諸如Facebook或Instagram這類社群App。而且還有夠強而有力的前置喇叭,獨特的相機鏡頭和其出色的拍照及錄影表現。

Xperia 1 V也為創作者而生,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只要你願意投入更多時間並使用具多許多進階的技巧,就能拍攝很棒的照片和影片。此外Sony還有許多選用配件來提升用戶體驗以及可以用來連接Sony其它設備的應用程式。

38900元的售價有一點貴,但現今大部分的旗艦上市定價幾乎都如此,因此作為一台強調功能攝影,並不只有Xperia 1 V,接下來就幫大家帶到幾款其它可參考的機型。

三星Galaxy S23 Ultra因擁兩顆可靈活搭配使用的長焦鏡頭(分別是3x光學變焦和10x光學變焦),因此可謂一款現今究極的智慧型手機。它有大尺寸的Dynamic AMOLED螢幕,以及獨樹一幟的S-Pen應用。然後重點是,它的售價比Xperia 1 V便宜約2000元(12G/256G)。

小米13 Ultra這款影像旗艦確定會在台上市,憑藉著出色的Dolby Vision OLED螢幕、令人難以置信厲害的鏡頭套件和品質,以及超快的快速充電解決方案,已是許多人願望清單中的第一了。如果一按即可拍出高品質的照片和影片,那這台是你絕對要實際去瞧瞧。

售價33900左右的vivo X90 Pro台灣也有販售,它的設計、速度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它在照片和影片的處理上讓人難以置信的自然,已可從容地挑戰Sony。但唯一缺點是它只有2x光學變焦,而且在為專業拍攝用戶提供的應用程式功能部分就沒Xperia 1 V豐富。

最後是華為P60 Pro,它在五月份剛上市。如果你不在乎沒有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和5G,那麼P60 Pro是一款很棒的替代選擇。它有很棒的螢幕和夠快的硬體,但其可變光圈主鏡頭和3.5x長焦鏡頭的長焦選項確實令人著迷(註:主打超聚光夜視長焦鏡頭,搭載F2.1業界最大光圈的潛望式長焦鏡頭,同時創新加入聚光鏡群,能夠匯聚更多光線,結合RYYB超感光感應器,令長焦鏡頭進光量大幅提升。另外,系列引入了長行程滑軸變焦鏡群,能夠靈活控制對焦距離,實現從遠距到微距的清晰成像)。它屬小眾市場,你會手動安裝Google服務框架解決Google Play預設沒安裝在系統的問題,那麼P60 Pro的拍照能力和品質也有其專有特色。

結論

Sony Xperia 1 V是款很棒的手機,符合我們對Sony的期待。除了新規格的主鏡頭和升級的晶片,它還改善長久以來令人詬病的散熱問題,並為所有鏡頭加入了「Night View」夜間拍攝功能。在機身外觀的設計也加入許多貼心的改善、此外喇叭系統、電池續航力也都有再提升。

在一開箱Xperia 1 V時,它帶給我們第一印象,就是近期所體驗過的最出色的手機設計之一:堅固、良好的保護機制、輕巧,並且有市場上最好的防滑握持設計。

然後是非常讚的4K OLED HDR10螢幕,絕對是個視覺饗宴。它的色彩準確並支援240Hz觸控採樣率和120Hz螢幕更新率,並且不會再有像Xperia 1 IV手機過熱而關閉的情況。我們倒是希望它能有動態螢幕更新率的管理功能。

Xperia 1 V的喇叭是另一個你必須實際體驗過並愛上的地方,它們的音量很大聲、夠平衡、有出色的聲音品質。然然是電池續航力、乾淨的系統介面、頂尖的效能都讓我們很滿意,

至於鏡頭群的設置,我們已在上面談過諸多優點-它們在照片和影片有一致性的出色表現,而且如果你是進階拍攝用戶,會覺得其提供的調校選項是其它家手機無法匹敵的。然後,我們不認為它的變焦系統是左右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的一項關鍵因素,因為3.5x和5.2x這兩個變焦的差異並不是什麼很厲害的地方。我們希望Sony能在擴展其連續變焦系統的基礎上,在下一款旗艦產品中提供更長的變焦。

當然,Xperia 1 V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其照相就沒有微距模式,然後「Night View」功能沒有很厲害,然後排除螢幕和相機不會再有過熱而降低效能,但手機內部晶片其實仍然有溫控降頻的情況。影片部分也可以在細節上再使用一些提升的方法。

不過即使如此,Xperia 1 V仍是市場上最好的智慧手機之一,也是一款非常獨特的拍照手機。它也是唯一一款專為旅途中的創意攝影師們設計的手機,這點使它比所有競爭對手都更具優勢。

在你一一檢驗Xperia 1 V提供的功能中,如果在很多方面有符合你要的,那我們相信你不會後悔入手它。

Xperia 1 V優點總整理

  • 設計經典,重量輕,一流的防塵防水保護
  • 領先業界的防滑握持設計
  • 出色的4K 21:9 OLED螢幕,亮度夠,色彩準確
  • 很棒的電池續航力
  • 出色的前喇叭、聲音響亮、左右聲道平衡、音色豐富
  • 搭載最新高通Snapdragon 8 Gen 2晶片
  • 全部鏡頭的拍照表現都很棒,包括白天和晚上
  • 可靠的錄影表現,很棒的錄音水準,防手震功能很厲害
  • 基於Android 13的Launcher沒有冗餘的軟體
  • 豐富而專業的照相程式
  • 3.5mm耳機孔,支援microSD,實體拍照快門鍵

Xperia 1 V缺點總整理

  • 沒有附充電器和傳輸線
  • 螢幕動態更新率
  • 照相沒有微距模式
  • 「Night View」更像是夜間HDR而已,低於我們預期的表現
  • 高負載時仍有溫控降頻,但現在主要發生在GPU
  • 主鏡頭在錄影上的處理可以再做一些調整,尤其在夜間的錄影部分

參考 Sony Xperia 1 V review


文章分類

發佈留言